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
2016年10月9日,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九都鎮啟動“分類扶貧+貧困母親”新模式,滾動投入31萬幸福工程款,精準幫扶賴嶺、云氣、洋岸坂、扶搖、貴村、九都、華鏡等7個村25位計生貧困母親,發展發展養兔、養土雞、枇杷、臍橙、茶葉等生產項目脫貧致富。新一輪幸福工程幫扶,改變以往“撒胡椒面”和“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大水漫灌”式幫扶,轉型發展“精準滴灌”式救助。該鎮計生協會通過前期入戶調查摸底,將計生貧困母親及其家庭,按照扶貧對象年齡段、勞動力和現有經濟狀況等因素,劃分為四類。其中,致富愿望強、有勞動力、具有創業基礎條件的計生戶劃分為一類家庭;無資金,無技術,勞動力年齡在18—40歲的計生戶劃分為二類家庭;無資金,無技術,勞動力年齡在41—59歲以上的計生戶劃分為三類家庭;無勞動力,無資金,無技術,家有老、弱、病、殘的計生戶(含失獨家庭)劃分為四類家庭。該鎮計生協會秉承因地制宜、分類幫扶的原則,針對一類(有產業基礎)、三類家庭(有創業潛能)分別實行“活血”和“補血”幫扶,鎮協會牽線搭橋,引導貧困母親及其家庭加入寧德市蕉城區仙峰農業專業合作社(屬賴嶺村)、寧德市蕉城區支提山枇杷合作社(屬貴村),發展黃兔養殖、枇杷、茶葉、臍橙等種、養殖業,入會受助母親享有免費領取、試種試養新品種,免費接受養殖專家指導,免費參加技術培訓等多項特殊服務;合作社通過對受助母親組織技術培訓、免費推廣優良品種等方法,為貧困母親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一條龍服務,形成一條統一規劃、統一種養植、統一銷售的產業鏈,使貧困母親大膽參與,放心種養,示范帶動更多貧困母親加入種植行列。項目實施擬讓一類家庭每戶增加年收入3萬元。二類家庭(無資金,無技術,勞動力年齡在18—40歲)實行“造血”幫扶。由農業、林業、婦聯等計生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加大實用技術培訓力度,增加培訓項目,使其掌握脫貧技能。優先把貧困“計生兩戶”列為創業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和農村青年創業小額信用貸款項目,利用區社保中心掛鉤幫扶資源,鎮勞動保障所在實施職業技能培訓中優先安排貧困計生家庭,通過智力幫扶,增強其家庭經濟發展后勁。四類家庭(無勞動力,無資金,無技術,家有老、弱、病、殘、失獨等特殊困難)實行“輸血”幫扶。由計生、民政等部門建立綠色養育通道,優先安排金秋助學、緊急救助、安居工程等生育關懷項目,對失獨、老、弱、病、殘等特殊困難計生家庭優先納入民政救助對象,優先列為農村低保、五保戶集中供養范圍,及時落實臨時救助政策,并按照特困戶標準執行,保證其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同時,通過村民代表會議落實村集體經濟分配“多一人份額”制度和群眾自愿原則,靈活運用土地流轉、林權租賃、村莊復墾等政策,盤活四類計生家庭的存量資產,提高其經濟收入。
為完善“經濟扶持、生活關懷、醫療保障、就業優先、精神慰藉”的貧困母親關愛體系,九都鎮還為全鎮25位幸福工程受助母親每人贈送一份“國壽關愛女性生殖健康團體疾病保險單”(一年期),該險種包含女性安康險(指罹患乳腺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意外身故險、意外傷害醫療險、意外住院津貼4項內容,增強貧困母親抵御大病風險的能力,切實維護貧困母親的生命健康安全,努力為貧困母親辦實事、謀福祉,送上一份關心、一份健康、一份保障,提高貧困母親的幸福指數。(黃曉霞 林木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