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他鄉
關注、關懷、關愛流動人口的生產、生活、生育,緩解貧困農民工因意外致殘導致的家庭極度貧困,改善流動人口幸福在他鄉
關注、關懷、關愛流動人口的生產、生活、生育,緩解貧困農民工因意外致殘導致的家庭極度貧困,改善流動人口寧德蕉城區蕉南街道地處寧德中心城區,流動人口26800人,占蕉城區流動人口總數的40%,流動人口數量居全區首位。近年來,蕉南街道按照“屬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務”的要求,以街道、社區管理為依托,以優質服務為導向,不斷拓展服務內容,延伸服務觸角,零距離服務社區流動人口計生貧困母親,促進街道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均等化、管理全覆蓋。
2016年,蕉南街道滾動投入幸福工程款19萬元,繼續依托區藝術搖籃幼兒園的“幸福工程再就業基地”,吸納13位“無資金、無發展項目、無擔保、無職業”的下崗及流動人口貧困母親進園務工,推行“資金入股、進園務工、按勞取酬、節日慰問、效益分紅”的做法,落實“保底先分紅、按勞月取酬、年終再分紅、節日另慰問”的幫扶機制,受助母親不但每月有2000多元固定的務工收入,還可以領到不低于1000元的入股分紅款、不低于700元的年終獎勵金和一年三節每節不低于100元的節日慰問,成員人均年增收預測2萬多元,且不承擔任何風險,形成協會當“紅娘”、貧困母親得實惠的機制,很好地解決城區下崗和流動人口貧困母親“致富無門、發展無路”的問題。“幼兒園+貧困母親”新模式運作,使城區特困母親生活有了轉機,點燃她們脫貧致富的希望,不僅解決了企業資金缺口和用工需求,還通過就業介紹為計生困難家庭增加勞力,減輕經濟負擔,并降低了救助資金因項目失敗而難以收回的風險。
城區下崗失業貧困母親和流動人口貧困母親文化程度較低、發展能力有限,往往不敢借幸福工程款,個別年齡偏大、身患殘疾的貧困母親,更是一直無力借款,“幼兒園+貧困母親”的幸福工程新模式運作,使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城區特困母親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體驗到了自強自信自立的快樂,找到了人生的支點。(黃曉霞 蔡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