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4月28日上午,筆者在福建省漳平市西元鎮基太村苦瓜收購現場看到,前來收購的商販絡繹不絕,采摘、分揀、包裝、上車……幾十名瓜農正在緊張忙碌著。“春季苦瓜從4月初開始采摘,根據市場行情,大概每兩天采摘一批,到5月底采摘結束,現在每天采購量在600—1000斤,批發價格每斤在2.8元以上,預計每畝效益不低于1萬元。”西園鎮鐘秀村計生家庭農場主蘇密霞滿臉喜悅。
不怕苦 帶領瓜農共致富
蘇密霞,西園鎮鐘秀村計生協會員,今年42歲。為了實現致富夢想,她給人當過保姆,當過洗碗工,還跟著老公常年在外跑運輸。2009年的一天,蘇蜜霞跟著老公到漳州平和運貨,她看到這里的農民種苦瓜掙了大錢,自己整天跟著老公跑運輸收入不高而且十分勞累,每次出門又是好幾天,兩個在校讀書的女兒又無人照顧,何不改行從事苦瓜種植呢?她說服丈夫拿出1畝地作為種植苦瓜的試驗田,購來苦瓜苗,拜漳州的朋友為師,一年下來,1畝試驗田的收入是種兩季水稻收入的3至4倍。
嘗到甜頭后,蘇蜜霞心想繼續“大賺”一番,第二年,她不但把家里剩下的3畝地全部用來種植苦瓜,還一口氣承包了6畝農田用于發展苦瓜種植。由于沒有做好規劃,調查當地土壤、氣候條件,盲目大面積種植,導致種的苦瓜結不出好果,那年虧損4萬多元。
就在她一籌莫展時,鎮計生協會把她列入幸福工程對象,給她2萬元無息借款,還為她提供了3萬元的計生小額貼息貸款,所有這些,讓蘇蜜霞再次看到了希望,她多方拜師學藝,積極參加科技種植培訓班學習,蘇蜜霞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在冬瓜園里,從品種布局、起壟整地、配方施肥、科學下藥、合理輪作等栽培管理上下功夫, 天道酬勤,當年,她種的苦瓜喜獲豐收,純收入達近5萬元。
動腦筋 干事創業勇實踐
2011年,蘇蜜霞在電視上看到某地農民把苦瓜苗嫁接在絲瓜頭上,培育出一種學名叫“白翠綠”的苦瓜新品種。“白翠綠” 具有抗病蟲害能力強、生長快及瓜肉味道鮮美等優點。她按照電視上的嫁接方法,改種10畝“白翠綠”苦瓜,結果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獲,畝產達到5000~6000公斤,比老品種畝增1200多公斤,純收入12萬元。蘇蜜霞一下成了遠近聞名的種瓜能手。
遠謀劃 科學發展有奔頭
致富后的蘇蜜霞,無私地向其他計生家庭傳授苦瓜種植經驗,將自己先試行種植后獲得較高收益的“白翠綠”苦瓜新品種引薦給村民們,為鄉親們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和優質種苗,她還經常從資金上幫忙有困難的計生戶發展苦瓜種植。計生戶葉仁妹早就想發展苦瓜種植,但苦于缺乏資金和技術。蘇蜜霞知道后主動上門幫忙,蘇蜜霞借給她3000元作苦瓜種植的啟用資金,并無償提供苦瓜苗,幫助她辦理肥料預撥等,在蘇蜜霞的幫扶下,葉仁妹發展苦瓜種植5畝,當年獲得豐收,除還清成本外還有了可觀的積蓄。
為了帶動更多的農民致富,2013年8月,蘇蜜霞邀請村里的6戶計生戶共同創建計生家庭農場,蘇蜜霞作為農場主,經常組織村里的計生戶參加實用技術培訓,科學掌握種植技術,形成“農場---基地—銷售”的產供銷一條龍經營模式。在蘇蜜霞的帶領下,目前,全村有500多戶農戶80%以上的家庭種植苦瓜,種植面積達到3800多畝,僅苦瓜一項,農戶年均收入在3萬元以上。通過發展苦瓜種植,很大一部分百姓住進了小洋樓,增添了冰箱、彩電等電器, 苦瓜實實在在地讓鐘秀村百姓生活變甜了。
“我們正著手將家庭農場升級改造成為集傳統農業觀光、采摘體驗、科普宣傳為一體的傳統農業科普教育示范園,預計到5月中下旬,就可以對外開放,到時市民們就可以來這里享受體驗自栽、自采樂趣了”。蘇蜜霞對筆者談了下一步打算。
漳平市西園鎮幸福工程項目辦 顏美花 李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