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一張簡單的老式書桌,一張長凳,一臺電腦便成了村婦王云鋒的淘寶工作室。
4月30日,清流縣長校鎮農婦王云鋒正在電腦桌前忙著接單,耐心地與顧客溝通交流。
她運用“互聯網+”把家鄉產品賣到全國各地,不僅富了口袋,還提高了家鄉農產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去年,她開的淘寶店被評為“金牌網店”。這個網店平均每個月都有400多個訂單,銷售額達到4萬多元。
王云鋒今年28歲。2012年有了孩子,在家帶孩子,成了“全職媽媽”。村里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玩伴少,平時很閑,她想找點事做。丈夫前些年曾在淘寶上注冊賬號,她有了在家開淘寶店的想法。于是她于2014年10月在淘寶開設“閩西鄉間土特產”網店。
創業的初期總是艱辛。網店經營,星級非常重要。剛開始,星級少,排名靠后,光顧的人寥寥無幾,幾天才一個單。
但王云鋒沒有放棄,還是堅持著,慢慢地,有人關注,訂單多起來,3個月后訂單超過500個,門店升級為五星。
淘寶經常搞促銷活動,但要三星到五鉆的門店才有資格參加。王云鋒的網店去年4月就達到五星。她可以經常參加活動。
“參加淘寶活動,有時是虧本的,但可增加曝光率,更主要的是吸引回頭客。”王云鋒說。“常常把清流豆腐皮、水果、土雞蛋等農產品掛出促銷,效果都會非常好,每天都有幾十個訂單,排名也逐步靠前。”
有了名氣,王云鋒一邊增加上架品種,一邊忙于采集貨種圖片,裝修門店。每年7月,正是清流果子上市的高峰期,王云鋒順勢把各種水果上架銷售,因前期網店基礎好,有名氣,她的門店在現在已經是淘寶的“黃金門店”。
王云鋒介紹說,水果運輸難免會碰撞和振動,有些果子會受傷,客戶看到會不滿意。
先前,王云鋒包裝果子主要是將個頭大的放入紙箱,沒有考慮保護果子。顧客拿到手,常常會打電話來,王云鋒只好做解釋,退錢。好心的顧客提醒她,用網袋將果子包好,可以防止碰振。
王云鋒照辦,沒有想到,使用網袋后,反映問題的電話基本都沒有了。
“用網袋雖然增加工作量,還增加成本,但顧客相當滿意。”王云鋒說。
除了賣鮮果和干貨外,王云鋒把家鄉土雞弄上門店。
土雞銷售,除了要把雞毛拔了,還要做保鮮冷凍處理。王云鋒很細心,常常下單時會告知顧客正確的吃法以提高土雞營養價值。有些顧客提出用農村草根燉雞,王云鋒也盡量滿足。
精細服務,點贊聲不斷,回頭客也漸漸多了,這也是她門店成為黃金門店的秘訣之一。
王云鋒的門店還賣客秋包,俗稱地瓜包,這是客家人傳統節日或家人聚會必上主食。
王云鋒說:“推出客秋包主要是受東北水餃的影響,東北人逢年過節都有吃水餃的習慣,而我們客家人主要是吃地瓜包。”
王云鋒在網上推出客秋包這一特色品種。除了成品,還出售薯粉、芋子等原料,并將制作方法一并告知顧客。
王云鋒說:“推出客秋包,用意是讓在外的客家人,想想家鄉的味道,想想媽媽的味道,提醒他們常回家看看家中父母。”
說到蘿藤包,山里的孩子應該知道,它是秋日深山野果,成熟時,便會有人上山采摘,清流人稱作“牛卵頭”,形似木瓜,故學名野木瓜,成熟后整個金黃,口味極佳,是山娃冬日的好水果。
這野果在王云鋒的門店里也有。王云鋒點出頁面,記者看到,果子還沒有成熟,訂單卻有了幾十個。王云鋒說,網上賣這果子,目的也是讓生活在都市的山娃回憶起童年的故事,想想那爬樹的興奮,想想那山里的點點滴滴。只要是在清流大山能找到的果子,王云鋒都把它放在門店里賣。
開網店一年,王云鋒在長校客家小鎮有了名氣。村里成立校興果蔬專業合作社,網上銷售工作,村支書王有昌想叫她負責。村里建設的100噸冷庫也可提供給王云鋒使用。她屬于獨生子女戶,隨著網上訂單量的增加,王云鋒要添置包裝物等材料,流動資金不足,縣鄉幸福工程項目辦在去年8月送去了2萬元幸福工程款。王云鋒通過開網店走向了成功,并帶動當地更多貧困母親致富。
清流縣計生協會: 沈昌賠 羅學寬
201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