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8月10日至13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主任顧秀蓮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博、自治區衛計委主任巴哈爾古麗、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副秘書長葛振江等人的陪同下,調研了“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
在10日下午的座談會上,顧秀蓮主任聽取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昌吉州實施“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情況的匯報。自治區于2007年7月啟動“幸福工程”項目,截至目前,已在全區12個地州市的19個縣市區建立幸福工程項目點23個,累計救助貧困母親2815名,惠及1萬多人。烏魯木齊市2010年5月在達坂城啟動實施“幸福工程”項目,自治區投入30萬元,烏魯木齊市投入30萬元,51萬元用于資助51戶貧困母親項目戶,9萬元投入到大阪城區人民醫院用于開展貧困母親的防病、治病工作。昌吉州于2012年6月在木壘縣啟動,項目投入資金102.5萬元,采取農戶主體投入,幸福工程項目扶持的投資模式,為100戶哈薩克族的貧困母親每人發放項目款10000元,幫助她們發展民族刺繡業和牧家樂旅游等服務業。
顧秀蓮主任對自治區的幸福工程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她說: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救助貧困母親工作,相關職能部門認真貫徹自治區黨委、政府的要求,強化了組織領導。各級組織積極開拓籌資渠道,整合各種資源開展幸福工程項目,擴大了救助規模。衛計系統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力度,擴大了幸福工程的影響。幸福工程管理機構規范運作,科學管理,項目運行良好。今后“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將加大對新疆的支持力度,使更多的貧困母親脫貧致富。
11日,顧主任來到烏魯木齊市大阪城區走訪和慰問了三個家庭的受助母親,她們都是接受幸福工程救助資金后發展生計、擴大生產的脫貧代表。馬貴萍家由五年前的兩頭牛發展到現在11頭,還辦起了小商店,種著30畝玉米地,家里添置了電動車、摩托車、拖拉機。顧主任對她這幾年家境的變化表示祝賀,并對她的辛勤勞動表示贊揚,顧主任親切的問她現在還有什么愿望,她說希望可以再蓋起新房子,兩個女兒可以考上大學;顧主任一行來到幸福母親鮑萍正在勞作的田地,鮑萍正是利用兩年前得到的幸福工程救助款種植百合、土豆、油菜籽等實現年收入近10萬元;考察組最后來到幸福母親白曉萍依靠幸福工程救助款辦起的農家樂,現在年收入近20萬元。顧主任欣喜的看到,一位接一位的貧困母親成為了幸福母親,在家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每個家庭都過上了幸福生活。
12日至13日,顧主任一行來到哈密地區實地考察了幸福工程項目點——健康家庭服務館,參觀了貧困母親就業基地——新世紀服裝廠和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維吾爾刺繡代表性傳承人阿加汗·賽買提創建的阿加汗特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來到中心幼兒園,與幼兒園小朋友互動游戲并與幼兒園老師合影留念。
8月13日,葛振江副秘書長等又考察了哈密地區“幸福工程”項目實施情況。烏拉臺鄉貧困母親俄仁汗·合孜爾,2013年接受幸福工程款資助后,購置了一臺縫紉機在28平米店鋪里開展刺繡制作,現在已發展擁有三臺縫紉機并雇傭三名貧困母親參與勞動,每月發給每位貧困母親1000到1500元的勞動報酬,自己也有2500元左右的收入,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葛秘書長對她生活上的改善表達了祝賀,同時對她帶動同村婦女通過手工勞動脫貧致富表示了尊重,這正是幸福工程項目“授人以漁”和實現造血以及帶動周邊共同富裕的目標。幸福工程在烏拉臺鄉受到越來越多的農牧民的歡迎。

座談會現場

參加座談會代表合影留念

喜笑顏開

幸福工程項目點

參觀中心幼兒園

與幼兒園老師合影

幸福的微笑

慰問貧困母親
圖/文 國內部│編輯 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