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News新聞動態
News
一份奇特的商業計劃書
“電子商務、大數據、O2O、生態圈、投資、知識產權……”看到這些詞匯,你能想到什么?大多數人會認為這是“商業計劃書”中的常用詞匯。
沒錯,下面要說的就是一份“商業計劃書”,不過它的受益者不是企業家,而是一群“貧困母親”。

(圖為貧困母親黃繼美)
這份“商業計劃書”的作者,叫“幸福工程”。
《弟子規》中有一句話:“凡是人皆需愛”,何況這個人是母親!1995年,在彭珮云的倡導下,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發起了以貧困母親為主要救助對象的“幸福工程”。這是中國最早的公益慈善項目之一。
那時候,幸福工程的首任組委會主任王光美設計了一套“治窮-經濟支持、治愚-技能幫扶、治病-健康扶助”的模式。

(圖為1997年王光美【左】、彭佩云【右】在幸福工程慈善義演現場)
通過“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勞動脫貧”的模式幫助她們脫貧致富。

九十年代的“精準扶貧”
雖然它的發起在20年前,但王光美主任設計的“幸福工程”模式可一點也不“90年代”。與其說幸福工程有669個項目點,不如說它有669個因地制宜的“幸福工程模式”。
幸福工程每到一個地方,都會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成立“幸福工程領導小組”,并設立“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執行項目工作。并根據《幸福工程管理辦法》協調組織跨部門合作,將幸福工程的救助款、地方扶貧款、地方計生協的三結合項目款以及相關資金進行精準整合、配套。

(圖為黃繼美脫貧后,在她開設的“幸福小商店”前留影)
救助款發放不搞“一刀切”,針對那些身體倍兒棒、有“創業精神”的貧困母親,幸福工程結合當地鄉域經濟特點,以及母親已掌握的生產技能,來幫助她們開發創業項目。資助款的金額會根據母親開展項 目規模大小,進行精準滴灌,因人而異資助5000元到10000元不等。

針對那些缺少自我發展能力的母親,幸福工程聯合地方政府、企業,給貧困母親提供培訓、就業機會。同時還會給予她們資助款,投資入股當地企業。這樣不僅能解決就業,年底還有分紅。
針對那些健康狀況欠佳的母親,幸福工程給她們帶去了醫療救助,防止她們因病返貧。

一位母親的微笑,象征著孩子、家庭的幸福。這樣的微笑,可以有更多!

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報告提出了“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時間表。
距離這一目標的實現,還有不到五年時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農村目前尚有7017萬貧困人口。其中貧困婦女有3500萬人,她們中大部分人是貧困母親。

“扶貧開發工作依然面臨十分艱巨而繁重的任務,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形勢逼人,形勢不等人。”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5年6月19日,在貴州召開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時強調。
“幸福?新起點”
2015年5月10日母親節,幸福工程發布了一份叫做“幸福新起點”的“商業計劃書”,6月份就確定了內蒙古阿爾山作為“新起點”以來的第一個項目試點,并進行了實地調研。

(圖為2015年6月,幸福工程團隊考察國家級貧困縣——阿爾山,在與習近平總書記看望過的林業工人家庭交流。經中央的扶貧資金支持、地方政府的努力,當地很多棚戶區已改造成功,一家人從“板夾泥”房,搬進了新樓房。)
以幸福工程基本模式為基礎,將在這里落實:電子商務帶動地方產品銷售、大數據掌握項目全局、O2O平臺讓志愿者隨時參與的互聯網+慈善模式;
貧困母親向銀行貸款,愛心人士為母親貼息、愛心人士投資貧困母親的項目獲得收益的金融+慈善模式;
當然,扶貧工作中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項:“治愚”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阜平調研時指出,“治貧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別是要注重山區貧困地區下一代的成長。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這樣將來他們的發展就完全不同。義務教育一定要搞好,讓孩子們受到好的教育”。
“治愚”的重要手段是文化,幸福工程邀請了臺灣地區著名學者劉燦梁、著名畫家崔如琢、著名儒家學者楊汝清等文化、藝術大家,為幸福工程投入時間、精力、知識產權收益,把中華傳統文化、先進科學技術帶進貧困地區的文化+慈善模式。這些模式的組合就是“幸福新起點”。

(圖為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秘書長張暉在5月10日全國政協禮堂“幸福新起點”發布會上講話)
模式的落實,需要大量致力于公益慈善事業的人才。幸福工程勸募并成立了專項基金,將給為中國公益慈善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頒發100萬元人民幣現金的“幸福大獎”。讓全社會看到“好人有好報”,鼓勵更多人踐行公益慈善。
人人都能做公益
《論語》中說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在互聯網+的時代,人人可以做慈善、慈善可以為人人。
購買貧困母親的產品、給她們的創業項目出謀劃策、為她們的信息公開拍照上傳、甚至為她們的消息點贊、轉發都是在踐行慈善。正是每個人一點一滴的努力,最終將會讓7017萬貧困人口擺脫貧困!
幫助了一個她,就撐起了一個家,只有全中國的母親不再貧困,祖國母親的微笑才會更加燦爛!
圖/文:國內項目部∣編輯: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