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我想帶領更多的貧困母親脫貧致富,像我一樣過上幸福生活!”這是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浦南鎮溪園村幸福母親林麗芬的心聲。
幸福工程實施20年來,幫助了一大批貧困母親脫貧致富,她們感念幸福工程對她們的幫助,利用自身脫貧致富的經驗,開始引導和幫助其他貧困母親脫貧致富,讓更多的貧困母親也像自己一樣收獲幸福。
2005年,薌城區、浦南鎮幸福工程項目辦開始在溪園村實施幸福工程,將貧困母親林麗芬確定為救助對象,為其提供5000元的項目款,并幫助她家選定優質試管香蕉規模種植項目。在幸福工程的扶助下,林麗芬夫婦開始了優質試管香蕉種植,當年就賺了4萬多元,基本實現了脫貧。
2006年,林麗芬和丈夫瞄準市場需求,決定發展毛木耳種植。區、鎮幸福工程項目辦繼續把她作為救助對象,當年3月又為她提供了5000元項目資金,同時還幫她從農村信用社申請到5萬元的支農貸款。在多方的支持下,林麗芬當年毛木耳種植即獲成功,純收入達3萬元。之后毛木耳價格一路上漲,林麗芬一家年收入飆升到了20萬元。
致富不忘救助之恩。為感謝幸福工程的救助,林麗芬夫婦主動回報社會,無私幫助指導其他貧困母親發展毛木耳種植,對資金不足的給予無息借款幫扶,對申請信用社支農貸款的給予提供擔保;在每年的毛木耳備料、種植和采摘季節,都優先照顧貧困計生家庭的勞動力到基地務工,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1.8萬多元。
同林麗芬一樣,廈門市思明區開元街道后江社區的幸福母親卓莉峰也得益于幸福工程的幫扶實現了脫貧致富。2011年,在旅行社工作多年的卓莉峰下崗了,于是想到自己開店,結果投資失敗,還欠了大量外債。就在她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里的時候,街道及社區領導向她介紹了幸福工程,并幫助她申請到幸福工程資助金1萬元。卓莉峰用這筆錢和同事合作開了家旅行社門市部,創業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每月收入達到了5000元。她還用多余的錢做外貿童裝批發生意,收入再次增長。
走上幸福道路的卓莉峰一心想回報幸福工程、回報社會。當得知由開元街道計生協會、希望社區和幸福工程救助的母親共同打造的愛心平臺“幸福小鋪”缺少負責人時,卓莉峰主動擔當,組織開展了義捐、義賣、助教、易物等一系列公益活動。卓莉峰還將“幸福小鋪”打造成一個幸福創業平臺,2014年帶動3位與她有童裝業務合作的流動人口計生母親綁定創業,再次通過幸福工程申請到了5萬元的項目款,讓其他3位母親也成了幸福工程的救助對象。她們一起發展農村土雞蛋、木耳、香菇、蜂蜜、大米等農副產品項目,擺脫了貧困,其中一位母親還在鼓浪嶼開了兩家家庭旅館,月收入超過1萬元。
幸福工程實施20年來,讓很多貧困母親成為了幸福母親,她們心懷感恩,回饋社會,成為了幸福的傳遞者,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
(來源:中國人口報2015年4月27日一版 記者:吳少杰)
編輯/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