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古浪縣:2000年8月項目正式啟動。先后投入55萬元資金,資金使用年限為五年,目前共計救助196位貧困母親,惠及家庭人口達882人。受助母親主要從事種植大棚蔬菜,養殖牛、羊等項目。經過幾年的救助,受助母親年人均收入由原來的600元增加到1300元,脫貧率達85%,在幸福工程的帶動下,蔬菜大棚種植業已發展成為當地的重要產業,促進了當地養殖業和種植業的規模化發展。
重慶市梁平縣:2003年1月項目正式啟動,共投入40萬元救助資金,縣配套資金250余萬元,租用150畝耕地,1000畝荒山,建立扶貧基地,養殖波爾羊、黃羊,種植果苗,建立花卉苗圃,為貧困母親家庭提供果苗及種養技術。
重慶市沙坪壩區:2003年8月項目正式啟動,共投入資金100余萬元,租賃占地1000畝的果園50年,建起了“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幫扶基地,吸收了大批貧困母親家庭入園務工。
河北省阜平縣:2002年5月項目正式啟動,組委會投入28萬元救助資金,資金使用期限為五年,受助母親主要從事養殖奶牛、豬等項目,第一輪救助貧困母親119人,惠及家庭人口535人,目前第一輪三年期的運作尚未結束,已有50%的受助母親脫貧。
河北省易縣:中國工商銀行對口救助項目點,投入資金55萬元,項目于今年正式啟動,救助貧困母親206戶,惠及家庭人口927人,受助者80%從事養豬、牛、羊項目,資金使用年限為五年,預計一年運轉一輪,五年救助五批貧困母親。
黑龍江省綏棱縣:2003年3月項目正式運作,投入資金28萬元,資金使用年限五年,受助母親260人,惠及家庭人口1170人,經過一年多的救助活動,受助母親及家庭年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1500元,目前第一批救助的貧困母親資金使用期限已經到期,受助母親的脫貧率及還款率都達到了100%。
山東省無棣縣:中國工商銀行對口救助項目點,資金使用期限為五年,2004年1月項目正式啟動。投入的資金55萬元已救助貧困母親人數313人,受助者主要從事種植棉花,養殖兔子、羊,加工手套、韋簾等項目,此項目預計五年內資金滾動五次,按第一輪救助人數計算五年可救助815位貧困母親,惠及家庭人口366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