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關懷更精準 服務更有效 母親更滿意
——蕉城區金涵畬族鄉第9期幸福工程啟動“N+1”新模式救助
9月23日,蕉城區金涵畬族鄉在上金貝村隆重舉行第九期“基地+貧困母親”幸福工程項目款發放儀式暨“N+1”結對幫扶計生家庭發展推進會,蕉城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計生協會會長林碧嬌、區計生協會常務專職副會長到會指導并致辭祝賀。
為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配套政策,支持計生貧困母親及其家庭抓增收促發展,金涵鄉選擇浮坪村作為試點,在種苗、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進行掛鉤幫扶貧困母親。目前,全村已規劃發展桅子中藥材種植面積150畝,有種植戶13戶,其中計生貧困母親6戶,共種植面積50畝,鄉政府幫助聯系并無償提供每位貧困母親價值4000元的優質桅子中藥材種苗,同時補貼5000元購置耕田機為“浮坪村幸福工程桅子中藥材種植創業基地”提供無償服務,還幫助受助母親辦理小額貼息貸款。下一步金涵鄉政府計劃為受助母親舉辦技術培訓班、補助土地流轉費及化肥農資補貼,帶動貧困母親連片規模化種植梔子,扶上馬再送一程!金涵鄉第九期幸福工程采取“N+1”救助新模式,扶持后溪、浮坪、上金貝等3個村21位畬族計生貧困母親脫貧致富奔小康。其中采取“整村推進”的方式,規模救助后溪村10位貧困母親養兔、養雞、種茶等;采取連片種植、統一施肥、統一采摘標準、分戶管理的辦法,幫助浮坪村6位貧困母親聯手建起50畝“桅子中藥材種植幸福工程創業基地”;組織上金貝村5位貧困母親組成致富聯合體,創建“蜜柚種植幸福工程創業園”,抱團發展蜜柚種植業。發款儀式上,上金貝村5位畬族貧困母親每人還獲得了500元的慰問費。
金涵鄉根據計生貧困母親及其家庭實際情況和需求,啟動“N+1”救助新模式。全鄉副科級以上干部、包村干部、鄉計生辦、計生協會、鄉直有關職能部門及工作人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在所轄范圍內聯合與1戶計生貧困母親及其家庭結成幫扶對子,通過連續3年的結對幫扶,使其走向富裕,期間如有幫扶對象已脫貧致富的,再從各村計生貧困母親及其家庭中擇選對象進行結對幫扶。結對幫扶對象主要分兩類:(1)遵守并帶頭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農村獨生子女戶和二女結扎戶貧困母親及其家庭。(2)計生家庭父母雙亡的孤兒及因病或意外傷殘的計生貧困母親及其家庭。幫扶措施包括:(1)項目幫扶。在幸福工程、小額貼息貸款及生產發展項目上對符合條件的計生貧困母親及其家庭進行傾斜,并在土地流轉費及種苗農資等方面每戶補貼不少于2000元。(2)技術幫扶。每年定期組織農業、林業、畜牧、科技等有關專家,舉辦2-3期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3)就業幫扶。幫助聯系境內企業,在組織外出務工人員培訓及錄用就業中優先安排計生貧困母親及其家庭成員,幫助其就業增收。(4)成才幫扶。對農村獨生子女和二女結扎戶家庭子女考上大學本科的,給予一次性獎勵500-1000元,鼓勵成長成才。(5)慰問幫扶。利用春節等傳統節日進行走訪慰問,每年每戶慰問金不低于1000元,體現黨和政府的溫暖。(6)關懷幫扶。每年上門探望不少于2次,通過做家務、聊天等活動,為計生困難家庭送溫暖送關懷。
金涵鄉積極探索創新計生特殊家庭幫扶模式,不斷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體系建設,通過多舉措、多部門、多手段的結對幫扶方式,切實把各方面的資源有效整合起來,全方位、多角度實施了一系列幫扶措施,為貧困母親及其家庭解難題、送溫暖,通過選擇好項目,發展好生產,有效促進貧困母親增產增收,措施得力,成效明顯,確保計生貧困母親及其家庭年人均收入高于全鄉平均水平,早日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該舉措充分發動了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積極性,推動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我救助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大大提高了服務的針對性,形成政府統籌、部門協作、社會參與、齊抓共管的機制,構建各幫扶機構和幫扶村共建、雙方互幫互學互惠互促的良好格局,實現協會項目資源與社會資源的良性互動,不僅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生育關懷行動”的形式和內容,提升了計生困難家庭幸福指數,還為貧困母親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脫貧致富之路。金涵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拓展幫扶渠道和形式,摸索零距離服務路徑,使計生協會幫扶體系更加豐滿,受益對象不斷增加,幫扶效果更加明顯,使我們的關懷更精準、服務更有效 、群眾更滿意,為全區計生特殊家庭幫扶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啟示,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導作用。(黃曉霞)
編輯/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