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馳騁在代欽塔拉上的奮斗民族
——記幸福工程調研評估科右中旗站
代欽塔拉,蒙古語的意思是英雄的草原,科爾沁右翼中旗(簡稱科右中旗)就地處于著名的科爾沁草原腹地、大興安嶺南麓,蒙古族人口占83.17%,是全國蒙古族比例最高的少數民族聚居旗。科右中旗歷史悠久,人文璀璨,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歷史活動舞臺之一隅,東胡、匈奴、鮮卑、蒙古、突厥、霫、契丹、女真等民族曾在這里留下了歷史的足跡。
帶著對歷史的渴求以及對草原英雄的敬仰,我陪同清華大學三位專家于2014年8月6日踏上了這片土地,并拉開了為期2天的內蒙古科右中旗“幸福工程”需求調研與評估工作。作為我會與“老牛基金會”共同扶持的項目點,在這短短的2天內,我感受到幸福工程在科右中旗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一、感動:兌現諾言的母親們
還記得接受首批扶持的受助母親白金鴿嗎?就在兩年前(2012年)她家還住在一間極其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羊棚里面,與旗項目辦簽署的“受助母親項目協議書”就是在這里完成的。而時隔兩年的再次重逢,白金鴿母親一家人已經住上了嶄新的房屋。在與其攀談中,白金鴿母親的自立、樂觀精神給我了很大的感動,“你們不是希望我幸福嗎?我就幸福給你們看!”這是母親奮斗的宣言,是向所有受助母親們發出的倡議,是對所有資助貧困母親愛心人士最好的報答。像白金鴿這樣,在幸福工程的幫助下,憑著樂觀、勤勞、堅持的拼搏精神脫離貧困,走向致富之路的母親數不勝數。
受助母親白金鴿新舊住所鮮明對比
母親白金鴿在新房中與評估組老師們交流
二、感恩:母親們的熱情參與
8月份正是農忙時節,母親們又要操持家務,而且村與村之間的距離十分遙遠,想要把受助母親們聚集起參加問卷調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當母親們聽說是有關幸福工程的事情,紛紛放下手中農活,立即奔向指定地點,還有的母親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小寶貝一起來到現場參加活動。在被問及到為什么一定要參加評估的時候,母親們紛紛表達了對幸福工程的感謝,感恩于幸福工程切實地改變了她們的生活,所以她們愿意克服各種不便前來配合工作。
受助母親認真填寫問卷
受助母親及基層工作人員認真填寫問卷
受助母親白金鴿在接受訪談
與部分參加調查訪談的受助母親合影留念
三、感謝:群策群力共建幸福
幸福工程的順利實施,離不開當地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及愛心企業的無私奉獻。2012年,幸福工程在科右中旗額木庭高勒蘇木(鄉)吳龍寶嘎查(村),投入90萬元項目款,共扶助90戶貧困母親家庭發展種養殖業,在幸福工程項目辦的幫助下,加上受助母親辛勤勞作,2013年受助母親人均純收入從2011年的1100元增加到了3950元。
2013年,“老牛基金會”再次為科右中旗捐贈45萬元,當地再次配套45萬元,用于扶持該旗杜爾基鎮西日林化嘎查(村)的100戶貧困母親家庭發展種植業。相信,她們也一定會向其她已擺脫貧困的母親一樣露出幸福的笑容。
老牛基金會資助的幸福工程項目點(一)
老牛基金會資助的幸福工程項目點(二)
文/圖 楊辰 | 編輯/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