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News新聞動態
News慈善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向善文化是中華民族歷來的傳統美德,自改革開放以來,更被進一步激發,深深鐫刻至新時代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
幾代人篳路藍縷,艱苦奮斗,中國公益慈善事業取得了令全社會矚目的成績。截至目前,全國共有社會組織超265萬家,其中基金會9668家,社會團體近38萬個,社會服務機構近50萬個,社區社會組織超175萬家;全國共登記認定慈善組織超過1.3萬個,凈資產合計近2000億元;全國累計成立慈善信托1544筆,信托合同規模63.33億元;互聯網公益慈善的“中國樣本”正在形成,網絡年籌款額從2014年的4.36億元增長至如今的百億元規模,參與人次也從原先的1.18億人次增長到百億人次;全國共有2.35億名注冊志愿者,116萬名持證社工……2023年,慈善法完成首次修改,中國慈善事業的法治化進程進一步加深;中央社會工作部完成組建,我國社會治理正將迎來全新格局。
新時代慈善事業的每一寸進步,都離不開公益慈善行業同仁的艱辛付出,也離不開全社會向善力量的鼎力參與。
以禮正國,以勵率民。在此精神下,2024年6月26日,2024慈善大典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紫金大廳隆重舉辦,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副秘書長宋宏云受邀出席。全國慈善界同仁濟濟一堂,共同見證年度慈善家、慈善企業、榜樣基金會、慈善項目的揭曉,攜手展望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前景。
榜樣力量激蕩新時代慈善事業
2024慈善大典現場,多位重要嘉賓在致辭中均表示,榜樣力量對于我國新時代慈善事業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出席了此次慈善大典,并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的思想理念、法治建設和實踐效果都達到了新高度,已經成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力量。”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會長陳存根在慈善大典上發表講話,他表示,我國慈善事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將公益慈善與社會工作融合發展,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治理的迫切需要。同時,公益慈善事業應與社會工作緊密結合,不斷提升社會服務的效能。“通過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做到既授魚解困,又織網賦能,將公益服務和慈善資金用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不斷提升慈善資金的使用效率,提升公益服務的社會效能,將習近平總書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思想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落到實處。”陳存根說。

《公益時報》社社長趙冠軍也發表了致辭,他表示,《公益時報》創辦20余年來始終深信,公益的力量源自人們內心深處的善良與愛心,其工作正是將這些力量轉化為實際行動,通過多樣化的載體,彰顯榜樣的力量,激發社會的榮譽感和儀式感。“慈善,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我們有理由認為,它必將成為消除社會競爭不公和改造人性利己缺陷的有力工具,是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必要補充。”趙冠軍說。

基金會發揮社會組織主體作用
今年是《基金會管理條例》頒布實施20周年。在過去20年中,基金會作為慈善事業運營的主要形式之一,吸收社會捐贈資源,統籌規劃慈善事業,輸出慈善資源與解決方案,在公益慈善行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過去一年,中國基金會打開思路,不斷奮進,在保持已有優勢的同時,不斷在社會治理等全新領域中尋找新的時代立足點。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榮獲三獎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榮獲2024慈善大典“年度榜樣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成立三十七年來,始終堅持“增進人口福利,促進家庭幸福”的立會宗旨,緊緊圍繞健康促進履職盡責,同時深度參與健康扶貧與鄉村振興,關注并致力解決人口和家庭發展難題,贏得了社會各界普遍認可,站上了5A級基金會平臺。回顧過去,我們不僅看到了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積累沉淀,也看到了百尺竿頭、乘風破霧的砥礪奮斗。

在未來的征程上,我會將一如既往地從國家戰略高度認識和把握發展方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心工作,積極參與到優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等人口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中,充分發揮“第三次分配”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推動新時代新征程人口福利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幸福銀齡計劃——銀齡安全守護項目”榮獲2024慈善大典“年度慈善項目”。“銀齡安全守護”項目主要圍繞失智、失能、易跌倒老人及專業醫務人員、照護者、公眾等開展關愛活動,致力提高老年人及家屬健康知識水平,鼓勵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倡導老年人關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人身安全、居家環境安全,預防走失、預防跌倒,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努力提高社會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能力,助力解決失能、失智、易跌倒等老年人群體的照護、家屬支持等社會問題。全力引導全社會關注老年人群體,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老齡工作,營造愛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

截至2024年6月,“銀齡安全守護”項目在甘肅省、河北省、江蘇省、浙江省、重慶市、安徽省及福建省、上海市、內蒙古自治區分別發放6600套居家安全包、300套臥床照護包,共計發放10000份科普折頁,配合開展150場居家安全進社區講座、10場失能老人家屬照護技能進社區講座、6場基層人員專業培訓,為300個失能老人家庭開展2400次喘息服務,活動提升了公眾對居家適老化改造重要性的有效關注和科學認知,幫助了失能老人獲得高質量的生活工具,提高了家屬照護技能,減輕了家庭負擔,加強了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張杰音樂夢想教室”榮獲2024慈善大典“年度慈善榜樣項目”。“張杰音樂夢想教室”是由歌手張杰發起并出資,在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成立的“北斗星空愛心基金”下設的公益項目,于2012年10月啟動。項目面向全國為缺少音樂設備的學校捐贈各類音樂器材,成立音樂夢想教室,通過音樂輔助教育,幫助更多的學生享受多元教育。

截至2024年6月25日,項目已在四川、廣西、貴州等25省(直轄市/自治區)累計建立了79間“張杰音樂夢想教室”,其中包含打工子弟校、孤兒學校、福利院、醫院,以及孤獨癥、多重障礙、智力障礙、腦癱等特殊兒童康復機構。助力多所學校成立音樂社團,參與省、市、區比賽獲獎,組織張杰音樂夢想教室學生登上張杰演唱會舞臺, 讓數以萬計的青少年兒童在音樂的陪伴下快樂成長。
三十七年,是歷史的跨越,更是嶄新的起點。一路芳華,砥礪前行,我們重任在肩。新的使命催人奮進,新的征程任重道遠。三十七載勤耕耘碩果累累,站在新起點、立足新征程,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將繼續不忘初心,用行動踐行公益的承諾,用歲月裝點慈善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