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幼家庭發展基金
尊老愛幼、家庭發展尊老愛幼家庭發展基金
尊老愛幼、家庭發展鼓浪嶼島上映入眼簾的是那茂盛的榕樹,看不清主干在什么地方,這里一片榕樹林,那里一片榕樹林,每一片都是那樣的盛,那萬里天空上竟是藍天、白云和綠色的大海融在了一起。

活動合影
2021年12月19日上午,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江宜珍副教授和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賴怡宏副教授的團隊,利用星期天休息時間到龍頭社區嶼家園幸福樂齡之家,給人民小學(鼓浪嶼校區)五、六年級的同學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祖孫)進行親子活動。“幸福家庭 三代共生”的主題活動,大家一起動手做ECG(便攜式家用心率變異儀),家庭做好后由孩子們給長輩檢測。賴怡宏副教授親自講課,動手、實踐、操作是創新教育的重心,賴副教授非常注重“教、學、做”合一。賴副教授團隊在“導”字上下功夫,孩子們在做中學,做中創,充分發揮團隊的“引導、服務”作用。團隊“引導”科學,“服務”要到位。家庭三代共同參與活動過程的始終,把教與學,學與做融為一體,使它們得到完美的和諧。其中團隊導師的“導”是關鍵,學生的“學”是基礎,學生的“創”是升華。首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二是導師團隊在學生動手之前向學生提出適當要求指明具體任務,敢于放開孩子們的思維鐐銬,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策略;其三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導師團隊樹立服務到位的思想,不隨意地對孩子們指手劃腳,影響學生創新技能的形成;其四是在孩子們的實踐后,導師團隊及時地對成功的孩子給予肯定,對失敗的孩子給予指點;其五是在學習小組的構建上,導師團隊指導學生學會分工,學會配合,使學生懂得互助,懂得合作。

活動現場
賴怡宏副教授的團隊和江宜珍副教授團隊大學生是成長的群體、發展的群體,正處于人生發展的機遇期。此次參與活動時他(她)們認真學習、正確認識、深入領會科學發展觀,對于正在成長、發展中的青年人來說很有意義、十分重要。此次參與活動的大學生可以感受到做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一個知識結構完善的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可以有效實現做學問與做人、理論與實踐、知識和能力、技術素養與人文素養、健康身體與心理等有機結合,實現自身和諧健康的成長。

賴教授在指導孩子們活動
動手能力是實踐精神的外化,動手能力是健全人格的基礎,忽視不得。把動手的時間和機會“還”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的雙手與生活接觸,孩子們才能樹立起對這個世界的正確的知見。孩子們的世界里,除了有分數,還有春耕夏耘,秋獲冬藏。
圖/文 李永昌 | 編輯 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