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News新聞動態
News12月26日上午,泰國人口與社區發展協會(PDA)考察團一行六人,在本吉·貢通拉先生的帶領下,來到中國人口與福利基金會,就“社會企業創立與運作”一題與我會進行訪問交流。我會新到任的、主持全面工作的副秘書長張暉、副秘書長葛振江出席座談會,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和員工參會。會議由國際合作部部長李曉琳主持,
會上,擔任泰國人口與社區發展協會(PDA)商業部總經理一職的本吉·貢通拉(Boongit Gongthongluk)先生與我會分享了PDA創立社會企業的成功經驗,特別是PDA在過去近40年的實踐中如何利用創辦餐館、診所、度假村等社會企業,確保了資金來源的穩定,通過哪些方式保證機構的可持續發展。他介紹,PDA是一家在泰國享有盛譽的非政府組織,成立于1974年。最初協會主要致力于計劃生育、生殖健康、艾滋病預防等方面的社會工作,通過近40年的發展,現在的工作范圍已擴展到扶持農村發展、開展環境保護教育、促進農村兩性平等、消除農村貧困等各個方面。回顧PDA的發展歷史,本吉·貢通拉先生表示,雖然非政府組織本質上是非盈利的,但機構運行和項目運作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從長遠來看,單純依靠外界撥款與捐贈,非營利機構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不利于可持續發展,因此成立社會企業才是公益組織謀求穩定發展的最好辦法。本吉·貢通拉例舉了包括孟加拉鄉村銀行等來自亞洲和歐洲的成功范例,向我會展示了現今非政府組織創辦社會企業的多途徑和多元性。
就與會人員提出的創辦社會企業中公益性和盈利性是否存在矛盾等問題,本吉·貢通拉先生回答道,社會企業也是企業,必須賺錢,為社會創造財富,但盈利的主要目的在于反哺公益性活動,促進社會良性發展,這與一般性企業是不同的。泰國人口與社區發展協會自成立之初,就設立了獨立的企業,將盈利所得用于協會各項公益事業運作與人員辦公經費等開支。本吉·貢通拉先生還認為,非盈利事業和商業盈利活動就像協會的兩只翅膀,只有兼具且平衡發展才能保證機構穩定前進。張暉副秘書長對本吉·貢通拉先生的發言表示贊同,提出公益組織積極思考可行路徑、提高自身造血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在總結發言中,張暉副秘書長和本吉·貢通拉先生均肯定了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和泰國人口與社區發展協會(PDA)雙方近十年來的友好合作,通過交流增進了互相的了解,學習到了對方在公益事業和機構運作上的各種有益做法和成功經驗,同時雙方在機構理念和宗旨上有著極大的相似性,為下一步繼續深化交流、加強互訪、共同進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PDA考察團與我會員工座談交流
文/秦操 圖/李士強 | 編輯 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