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長泰縣創建幸福家庭“勤勞致富示范戶” 沈小燕
在長泰縣枋洋鎮徑侖村,流傳著獨女戶沈小燕從貧窮走出困境,由破產的邊緣走上致富道路的動人故事。她就是今年27歲獨女戶的母親——沈小燕。說起沈小燕,村里人無不豎起大拇指,稱她不簡單??恐恍傅呐颓趧?,沈小燕在七年多時間就還清了五萬多元的債務,從貧窮走向致富。說起經歷沈小燕感慨萬分,她說:“要是沒有計生協會的及時幫忙,要是沒有幸福工程項目資金的持續扶持,也就沒有我的今天了。”
沈小燕娓娓地告訴我們, 2001年11月,她從地處平原的陳巷鎮宛山村嫁到山區的枋洋鎮徑侖村,與比自己大2歲的農村青年蔡劍宏結成伉儷。嫁到蔡家后,沈小燕被夫家的貧窮落后驚呆了。蔡劍宏老家原居住在徑侖村最邊遠的高山區----依侖自然村,那里海拔800多米,和地處瓜果之鄉的閩南其他地方不一樣的是那里不適宜種植水果,水稻也是一年才只能種植一季度。為走出大山,蔡劍宏家借款數萬元到地處較平坦的徑侖村建了一座80㎡的新房。她剛進蔡家門時,蔡家除這座新房和五萬多元的債務,別無它物。沈小燕看到蔡劍宏不僅家庭困難,而且雙親年邁,于是自己暗暗下決心要用自己的勤勞雙手改變這種貧窮的狀況。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與丈夫一起聞雞起舞,日出而作,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整天在田里埋頭苦干,一心要用自己的勤奮勞動來改變家庭的貧困面貌。可勞作一段時間后,她覺得光靠幾畝薄田收入,要讓一家5口人解決溫飽都難,還債致富更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
怎樣才能使家庭擺脫貧困?沈小燕除了繼續忙農活,開始學習別人發展多種經營的致富經驗。看到鄰里有人養豬致富,她就和丈夫準備籌錢,正在為資金問題一躊不展的時候,鎮計生辦、計生協會知道這小兩口有發展的思路,只是碰到資金瓶頸問題,鎮計生辦、計生協會及時送上5000元幸福工程款。沈小燕夫妻在幸福工程款的幫助下建了一座6間100㎡的豬舍,購進了60頭仔豬精心飼養,第一年就獲利數千元。看到鄰里種竹致富,她就和丈夫一起回十幾里外的老家依侖的自留山種麻竹1000多叢。在沈小燕的努力和丈夫的配合下,蔡家有了很大起色,到2008年初,她家不但還清舊債,而且還有上萬元積蓄。
走出困境后,沈小燕說服丈夫擺脫小富即安的小農經濟思想,把積蓄投入擴建9間160㎡的豬舍,把養豬規模從60多頭增加到120頭。在她的精心飼養下,豬欄里的100多頭毛豬長得又肥又壯,很快就可以出欄。沈小燕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盤算著這批毛豬一出欄可獲收入20多萬元,獲利5萬元。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她家的生豬因患了高熱病相繼死亡,沒幾天功夫就死亡100多頭??粗磳⒌绞值氖嗳f元化為泡影,沈小燕一家傷心至極,年邁的父母哭了,剛毅的丈夫流淚了,小燕為安撫大家,只好偷偷把淚往里流……
當了解到剛脫貧致富的貧困戶沈小燕遭橫禍又陷入困境,鎮、村計生協會人員多次上門安慰,幫助尋找生豬死亡原因的生產自救方法。當知道聰明的沈小燕講生豬死亡是因缺乏獸醫知識,沒能及時防治疾病和沒有實行自繁自養,采購仔豬帶入病菌而導致豬死亡原因,并表示要繼續走養豬發展的思路時,鎮計生工作人員一方面聯系信用社幫忙申請1萬元的小額貼息貸款,另一方面再次送上20000元幸福工程款,還聯系鎮獸醫站的技術員上門傳授科學養豬方法和生豬疾病防治技術。在鎮、村計生人員的幫助下,沈小燕養豬的勁頭更足了,她不但購進120多頭仔豬飼養,還購進8頭良種母豬,決心走自繁自養的路子。經過努力,小燕學會了獸醫防治技術,辦起了家庭飼料廠,實行自繁自養,科學配用飼料和及時防治疾病,使養豬場又恢復了往日生機。到2011年4月底,她家已產仔豬160多頭,出欄生豬150頭,獲利3萬元。此外,她家的府竹林也喜獲豐收,產筍3萬多斤,收入1萬多元,還購進一輛3萬多元的新農用車,丈夫閑時跑跑運輸。如今的沈小燕再次甩掉貧窮的帽子,一家人過上了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看到沈小燕家又富起來了,村里人們都交口稱贊說:“幸福工程幫致富,計生家庭樂開顏。”在2012年被長泰縣創建幸福家庭領導小組授予第二批“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勤勞致富示范戶”。
福建省長泰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局 葉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