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兒童
把幸福微笑送給每個兒童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兒童
把幸福微笑送給每個兒童5月26日,溫州百余名唇腭裂患者迎來了改變自己命運的一天。2008年溫州市“幸福微笑”行動正式拉開帷幕,美國微笑聯盟組織選派的專家醫療隊到達我市,將用精湛的技術免費為唇腭裂患兒實施矯治手術。
一小時改變一個孩子命運
27日上午,記者在病房里見到了陳余。陳余皮膚黝黑,身材瘦小,看起來比她的實際年齡小得多。她的嘴唇是她臉上最惹眼的地方,上唇裂開,將嘴唇分成不等的兩半,裂口與鼻子之間,還有一條淡紅色的痕跡。
“你幾歲了?”記者問。“11歲”。因為嘴唇有點漏風,陳余的發音不太準確。她的姑姑說,陳余生下來就是唇裂孩子。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大家發現她說話成了難題,講話時發音不清晰,外人難以聽懂?,F在孩子讀小學了,在學校里總被同學笑話。
后來,陳余的姑姑看到本報刊登的有關“幸福微笑”報名的消息,立即替陳余報了名,陳余終于有幸成為“微笑行動”的手術患兒。主刀醫生說,從5月27日陳余入院至今,她的狀況一切良好。一小時后,唇裂矯治手術完畢。當她被推出手術室,醒來后睜開眼睛看著姑姑,沒有哭泣。裂開的嘴唇已縫合好,看起來比先前漂亮多了。
患兒來自我市各個縣市區
周二上午7:30,美國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已在手術室忙碌開了。一位位手術病人被接到了手術室,病房的護士們則忙碌地準備術后病床,并不斷地為患兒家屬交待手術后的注意事項。一直到晚上6時,外國醫生們仍精神飽滿地向護士交待第二天的手術安排。
在病房里,一位還沒有做手術的男孩,眼神充滿著期盼。他叫何浩男,今年9歲,是甌海區仙巖人。他說:“‘小豁嘴’的外號背了很多年了,我天天盼著能與正常人一樣,可總認為這是一個遙遠的夢,得知外國醫生要免費為我做手術,激動得一晚都沒睡覺。”他自信說:“看到一個個成功的手術,外國醫生臉上露出的笑容好像在暗示著我的手術也會成功。”
“微笑行動”將長期開展
39位洋專家志愿者,他們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加拿大等國,飛到溫州后,顧不上休息就立即投入當天的活動。他們對每一位來咨詢的孩子都非常親切,用手比劃著,逗孩子笑,十分敬業。
為了爭取時間多做一例手術,讓更多的人恢復健康,洋專家志愿者和附屬口腔醫院的醫生們這幾天每天早上7:10就來到醫院開始準備手術,7:30準時接手術病人,一次同時開展4臺手術,一天做11至13例手術,中午則在手術室里簡單就餐,到晚上6:30才結束。
美籍醫生芭芭拉·艾倫是“國際微笑行動”組織的醫療隊領隊。她說,在美國“兔唇”兒被稱為不會笑的“天使”。其實,唇裂手術對于外科醫生來說只是個簡單的手術,大家獻一點愛心就能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此次活動時間為5月27日至6月7日,已確定有112位兒童接受手術。
據悉,“幸福微笑”是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開展的一項慈善公益活動,自2002年以來與美國三家非政府機構合作,在愛心人士的無私捐助、各級人口計生部門的精心組織,以及與醫療機構的通力合作下,已經在全國各地共開展了16期幸福微笑活動,為1397名唇腭裂兒童實施了免費修復手術。
此次,附屬兒童醫院、口腔醫院則投入了近百名專家及工作人員,并專門騰出病房、診室和手術間,設立了待術病區和術后病區,收治唇腭裂手術患兒。附屬口腔醫院院長麻健豐說:“‘微笑行動’是一個長期開展的項目,醫院將為唇裂患者建立資料庫,以便于以后能有針對性地開展類似的慈善救助工作。我們也期待著全社會都來關注這一愛心之舉,讓這一活動長期堅持下去,并做得更好。”
愛心大使帶來“幸福微笑”
此次“幸福微笑”公益醫療救助活動緣于“愛心大使”何紀豪先生的牽線搭橋。
何紀豪先生為著名溫籍愛國臺胞何朝育、黃美英伉儷之子,近十幾年來一直往返于海峽兩岸,將父母的愛心傳遞到家鄉。多年來,何朝育先生和黃美英女士,熱心公益事業,造福桑梓,先后為溫州的教科文衛事業捐贈了近億元人民幣。由于年邁,捐贈與巡訪事宜均交給愛子何紀豪先生。去年,何紀豪通過朋友認識了專門為唇腭裂患兒提供整形服務的國際慈善機構——美國“微笑聯盟”基金會,得知該機構已在祖國大陸進行17次慈善活動,為數千名唇腭裂兒童免費進行手術,使他們真正展開幸福的笑容。他馬上想到將這一活動“引進”家鄉溫州。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何紀豪先生放下自己的事務,多次陪同“微笑聯盟”基金會成員來溫考察,落實此次公益醫療救助活動的相關事宜,并以溫州育英事業發展促進會的名義捐贈10萬美元,用來支付專家的住宿、機票等相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