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他鄉
關注、關懷、關愛流動人口的生產、生活、生育,緩解貧困農民工因意外致殘導致的家庭極度貧困,改善流動人口幸福在他鄉
關注、關懷、關愛流動人口的生產、生活、生育,緩解貧困農民工因意外致殘導致的家庭極度貧困,改善流動人口項目名稱
幸福在他鄉——留守兒童知心小屋
項目宗旨
動員社會資源,建立“留守兒童知心小屋”,提供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親情交流的平臺,豐富留守兒童生活,關注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
援助對象
留守兒童集中的學校中6至14歲的留守兒童。
項目目標
在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中西部地區人口大省留守兒童聚集地區,首批建立10所“留守兒童知心小屋”,每所“留守兒童知心小屋”覆蓋一個區縣的500名留守兒童及50名鄉村教師志愿者。使留守兒童的父母在他鄉能夠安心、穩定幸福的工作。
項目模式
動員社會資源,籌資建立“留守兒童知心小屋”。
項目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
協辦單位: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務中心
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單位
項目內容
(一)根據留守兒童的迫切需求建立“留守兒童知心小屋”
知心姐姐教育服務中心對近年來留守兒童的生存需求現狀進行了調研,發現在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中西部地區人口大省,留守兒童集中,父母外出打工或創業,由隔代長輩撫養,或寄養在親戚家中。由于她們留守在家鄉沒有固定活動場所,孩子業余生活單調、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親情和家庭教育等因素,給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心理甚至安全都帶來一些不良的影響。為了幫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根據其需求設計“留守兒童知心小屋”的相關內容。
(二)為留守兒童建立“留守兒童知心小屋”統一配備、統一管理
在留守兒童集中的地方以學校、社區和村委會為依托建立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知心小屋”。“留守兒童知心小屋”要有統一logo、顏色、配備、管理模式、培訓課程、評價體系。“留守兒童知心小屋”的配備分硬件設施和軟件配備。
1、硬件設施
一個“手拉手書架”、一個“知心信箱”、一個CD一體機、一部“知心熱線”親情電話、一臺可視頻電腦、一個體育用品庫(跳繩\象棋\跳棋等)、一套心理沙盤道具、10把小椅子、游戲道具若干等。“留守兒童知心小屋”室內的簡易裝飾。
留守兒童知心小屋硬件名稱 | 價格(元) |
一個書架 | 50 |
書籍(豐富留守兒童的文化生活增強學習興趣) | 6000 |
書籍運費 | 600 |
一個知心信箱(供留守兒童投信、相互交流使用) | 50 |
一部CD機(可以聽英語、在戶外舉行活動用) | 800 |
一部電話(供留守兒童和父母通話交流) | 400 |
一個體育用品庫(配備跳繩、跳棋等基本的用具) | 1,000 |
一套簡易心理沙盤(包括教具沙盤、沙具架等) | 3,000 |
一臺電腦(每周為留守兒童提供與父母進行視頻等交流) | 4,000 |
知心熱線全年電話費用 | 4,000 |
10把小椅子(供留守兒童坐) | 300 |
團體活動學生用具(課程活動道具) | 800 |
留守兒童檔案盒及日常用品 | 500 |
一塊“留守兒童知心小屋”銅牌 | 500 |
2、軟件配備
開發一套“留守兒童知心小屋”教師培訓教材、開發一套“留守兒童”活動課程、配備一名“留守兒童知心小屋”兼職輔導員、創建“留守兒童”檔案、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袋,創建留守兒童聯系卡制度,建立關愛留守兒童長效管理機制。
(三)“留守兒童知心小屋”的功能
“留守兒童知心小屋”將承擔起學校和社區心理咨詢室、圖書室、活動室等綜合功能,讓“留守兒童”有和知心姐姐、小伙伴交流的空間、有和爸爸媽媽溝通的橋梁、有和志愿者傾訴、活動的小屋、有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傾注社會關愛的大家庭。在“留守兒童知心小屋”主要開展以下活動內容:
1.建立一個留守兒童喜愛“留守兒童知心小屋”,配備豐富的書籍、配備活動用品(包括體育用品、游戲用品等)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文化生活。
2.為留守兒童開發一套“留守兒童”活動課程,定期組織留守兒童開展豐富的活動。根據留守兒童的特點設計12個圍繞安全、心理、科普、團隊合作等內容活動課程,每月開展一次活動。如:開展“安全自護教育”活動。
3.配備“留守兒童知心小屋”相關管理人員,為他們配備相關教育培訓教材,定期對他們進行相關業務知識的培訓。
(1)培訓一批當地志愿者
知心姐姐教育服務中心將針對留守兒童的特點,編輯一套針對志愿服務、兒童心理健康工作輔導、留守兒童知心小屋管理、危機干預事件處理,家庭教養等為核心的教材、留守兒童團隊活動案列等為內容的師資教材。對當地志愿者進行培訓,培訓一批留守兒童的“知心姐姐”、“熱線哥哥”。
(2)開展“一助一”結對幫扶志愿者培訓
廣泛動員企業員工、高校學生、社會愛心人士等參與活動,對其培訓并組建成為心理教育志愿者隊伍,開展與留守兒童“一助一”結對幫扶活動。
4.建立“知心信箱”配備一套心理沙盤道具,為留守兒童提供心理咨詢,讓其吐露心聲,釋放心理壓力。
5.配一部“知心熱線”親情電話,通過網絡視頻或電話通訊等方式,每周定期舉辦“留守兒童”與外出打工父母的交流。
6.創建“留守兒童”檔案,建立幫扶對象,做好對留守兒童的管理、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袋,做到經常同留守兒童監護人聯系,及時掌握情況、變化,創建留守兒童聯系卡制度,建立關愛留守兒童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定期家訪制度、定期反饋制度。
捐贈回報
1、個人或企業捐贈3萬元及以上的,可以對“留守兒童知心小屋”進行冠名。
2、個人捐贈5萬元以上、單位捐贈10萬元以上的,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頒發捐贈榮譽證書。
3、個人捐贈10萬元以上、單位捐贈50萬元以上的,根據捐贈者的意愿,可參與接受方舉辦的捐贈儀式或新聞發布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頒發榮譽證書。
4、個人捐贈20萬元以上、單位捐贈100萬元以上,根據捐贈者的意愿,可參與接受方舉辦的捐贈儀式或新聞發布會,在捐贈儀式上請相關領導和企業領導分別致辭,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頒發榮譽證書。
5、單位捐贈200萬元以上的,根據捐贈者的意愿,舉辦捐贈儀式或新聞發布會,相關領導接見企業領導并合影留念,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頒發榮譽證書。
6、無論捐助金額多少,均可獲得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會刊、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年度工作報告、《中國人口報》、《公益時報》、中國人口網、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網等相關媒體對此善舉的鳴謝及愛心卡片。
7、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向所有捐贈人開具捐贈發票,對捐贈人的查詢給予答復。
項目整體流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