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幸福工程標志性照片的主人公黃繼美來到北京,參加“輝煌六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成就展”。
1996年,“幸福工程”記者萬里行采訪團到西部采訪貧困母親。在四川省宣漢縣百里峽畔一個叫梨坪村的小村莊,記者遇到了當時22歲的黃繼美。當時黃繼美的家境只能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土石壘砌的茅草屋里光線十分昏暗。黃繼美沒有上過一天學,她的娘家也很貧苦。她告訴記者,結婚以前她沒吃飽過一頓大米飯。丈夫在與她結婚幾天之后,便跑到山西去挖煤了。給她留下的只有3畝零星山地,打下的作物難以讓妻兒果腹。她說,家里窮得連買火柴的錢都沒有,唯一值錢的就是那堆不夠四個月吃的土豆。
采訪團回京后,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的同志們得知了黃繼美的情況,大家湊了2000元捐給了黃繼美。黃繼美用這筆救助款,在區、縣計生協的幫助下她買回山羊12只,仔豬6頭,經過精心飼養,到1999年養殖收入達到3800元。2005年,當“幸福工程”走入第10個年頭的時候,黃繼美的“百里峽旅游幸福小商店”開業了。此時的黃繼美,面色紅潤,笑聲爽朗,眼睛里透著一種蓬勃的活力,過去那個面黃肌瘦的哀怨少婦不見了。如今,黃繼美家里有了6間鋼筋水泥建筑的新屋;添置了冰箱彩電,特別讓她興奮的是還安裝了電話。她說因為有了電話,就能夠和外面的世界聯系了。當初照片中那個在黃繼美背簍里哭個不停、只有九個月大的女孩,如今,已成為學習成績優異、獎狀貼滿墻壁的初中二年級學生,女兒朱秋霞是黃繼美的驕傲。
在60周年成就展上,黃繼美高興的來到人口健康單元,站在印有自己圖片的展板前,她對大家說,自己感謝幸福工程和好心人的幫助,她現在每天都很高興的生活,她今后最大的愿望就是供孩子讀書,讓他們成為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還要讓他們做社會有用的人,回報社會。
圖1:黃繼美在北京展覽館前留影
圖2: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秘書長楊文莊親切看望黃繼美
圖3:黃繼美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
圖4、圖5:黃繼美與中華人口獎獲獎者同參觀“水立方”、“鳥巢”
圖6:成就展中黃繼美的展板
圖7:救助前的黃繼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