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洼縣新興鎮王家村的李素榮,今年41歲,是一名計生協會骨干會員,她樸實憨厚,勤勞儉樸,肯于吃苦,是當地聞名的養殖貂致富女能人。
幾年前,李素榮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母親,和丈夫靠種十幾畝水田維持家用,辛苦一年也掙不了多少錢,生活十分艱難。
李素榮一心想著如何致富,她決心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的貧困狀況,通過市場調查,尋找自己的致富門路。2009年,她對養殖貂致富產生了濃厚興趣,她與丈夫商量后決定在自家院里搞皮毛動物養殖。但創業資金不夠,沒法付諸行動,眼睜睜看著機會就要從身邊溜走,就在她感到最無助的時候,鎮計生協的工作人員獲悉她的情況后,經過調查摸底,就向她家貸出了5000元幸福工程”無息救助款。解決了資金問題后,李素榮夫妻開始清理場地,焊貂籠,搭架子,忙了整整一個月,起早貪黑,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養殖場建成了。第一批她們就引進了100只貂,進行喂養,由于實踐經驗少,開始時貂生長慢、毛色不好等問題讓她心急如焚,一籌莫展時。鎮、村計生協會了解到這些問題后,給她送來了皮毛動物養殖技術方面的書籍,帶她到外鎮有經驗的養殖戶家中學習。通過學習,視野開闊了,養殖技術更成熟了,市場經驗豐富了,膽子更大了,發展也更快了。一年后,她家的貂養殖規模擴大到了300只。第二年又擴大了養殖規模,種貂、種貉子達800只,年收入超過十萬元。去年又引進了品種優良、毛色純正的種貂、種貉子,不但提高了毛皮質量,而且銷售快、價格高,收益頗豐。
李素榮富了,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貂女狀元,但富了并沒有忘記眾鄉親,村民們看到李素榮家的變化,都紛紛到她家討教致富經,她總是熱情接待,有求必應,把掌握的養殖技術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前來學習的群眾。
她說,以后我想再進一步擴大規模,把貂、貉子養殖業真正的做大做強,“我一個人富了不算富,讓身邊的人跟我一起致富,那才是我最高興最愿意的。”我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更多的貧困母親們脫貧致富,讓她們和我一樣也能過上好日子,為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