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健全家庭發展政策,促進家庭和諧幸福
“‘國際家庭日’中國行動”在京舉行
5月14日上午,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中國人口報社聯合開展了“健全家庭發展政策,促進家庭和諧幸福——‘國際家庭日’中國行動”。活動由國家人口計生委宣教司、中國計劃生育協會指導,邀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北京市人口計生委、江西省新余市人口計生委等12位專家、領導和國際組織官員,圍繞新時期家庭發展遇到的問題和挑戰進行了研討發言。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理事長趙炳禮出席,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主持。來自政府部門、社會學者、國際組織、愛心企業、新聞媒體和大學師生等100余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1989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1993年聯大紐約特別會議提出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為國際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以此提高各國政府和公眾對于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2012年“國際家庭日”的主題是“確保工作與家庭的平衡”。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人口報社以此為契機,立足城鄉家庭,引入國際視角,不斷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倡導全社會更加關注家庭發展與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與會者認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最基本的組織單位,是家庭成員個人發展、人類社會歷史向前推進的重要支撐。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工業化、現代化與城鎮化的全面推進,我國傳統家庭的生育、養育、教育及贍養等基本功能受到一定沖擊,城鄉家庭呈現出規模小型化、結構多樣化、居住離散化等特點,隨之產生了許多矛盾和問題,其中生活貧困、生殖健康、出生缺陷、養老保障、人口流動等五大方面問題表現尤為突出。
與會者強調,家庭強則社會強,家庭優則社會優,家庭好則社會好,家庭發展直接關系到社會發展,家庭幸福更是直接影響社會和諧。圍繞“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主題,深入開展創建幸福家庭活動,同時通過探索家庭發展規律,研究家庭發展理論,推動政府建立健全家庭發展政策,定能讓城鄉家庭特別是計劃生育家庭優先分享改革發展成果,進而不斷提高中國家庭幸福指數。
人民網、中國人口網、基金會中心網、騰訊公益、鳳凰公益、網易公益、雅虎公益、公益中國網、新華社瞭望周刊、新京報、華夏時報、南方日報、中國人口報、公益時報、慈善公益報、京華時報公益周刊、北京青年報、中華工商時報、人民政協報、中國慈善家雜志等20余家媒體記者參加了活動。新浪網通過圖文直播對活動進行了實時報道。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理事長趙炳禮出席活動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理事翟振武主持并總結點評

國家人口計生委宣傳教育司司長張建致辭

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副秘書長洪蘋致辭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中國代表處倡導和信息管理助理項目官員唐樂發言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發言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文莊發言

北京市人口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理事劉志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和勞動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張車偉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杜鵬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唐燦發言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馬憶南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和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鄭真真發言

江西省新余市人口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彭小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