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門探索計生“貧困母親”治本之策
2012年3月 4日,在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曾集鎮金雞村“生育關懷、幸福家庭”股份公司股權證發放現場,二組村民陳梅面帶久違的笑容說:“有了這1萬元的股份,我這個困難家庭的生活就有了保障,感謝黨,感謝政府。”當天,該村最后6位計生“貧困母親”取得了由市計生協會給予補貼的村特種養殖公司的股份。 陳梅這位善良的母親是個苦難家庭的頂梁柱。丈夫去年患癌癥為她留下一身債務走了,今年不滿18歲的獨子幾年前就休學外出打工,她獨自照顧臥床的公公和癡呆的二叔。去年,由于天旱家里只收了1千多斤油菜籽,今年種地的肥料也是賒來的。 村支書呂賢清介紹,金雞村由于地處庫區,人多地少、土地貧瘠等因素,經濟發展緩慢。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才3800元,僅為全市水平的一半。村里像陳梅這樣的計生“貧困母親”家庭有43戶。“幫助這些既沒勞力又沒技術更沒致富門路的貧困母親,不僅要解她們一時之難,更要解她們長久之憂。”荊門市計生協會秘書長范曉明如是說。為探索計生“貧困母親”治本之策,荊門市計生協會去年5月在金雞村開展“生育關懷、幸福家庭”試點,建設“幸福工程”,提升“貧困母親”家庭的幸福指數。他們在庫區沿岸依法流轉了40多畝坡地和灘地,采取個人、村集體和協會3方參股的形式組建成立了一家特種養殖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其中,對“貧困母親” 家庭實行個人出資3000元,協會貸款補貼7000元的政策扶持入股,并優先安排這些家庭成員到公司就業。 目前,公司已募集股本金60多元,發展的豪豬、泥鰍、美國綠頭野鴨養殖項目已初見成效。“今年就可以分紅,3年之后,爭取每年實現養殖收入一百萬元左右,用公司收益的資金解決計劃生育困難家庭。”村支書呂賢清滿懷信心地說。 聞聽剛到手中的“幸福股份”年內就有收益,陳梅她們的眼中不禁沁出了幸福的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