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的真實寫照——被救助貧困母親的四幅今夕對比照
5月10日在由“幸福工程”組委會主辦的《母親·中國》幸福工程主題藝術展揭幕式后,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張維慶在參觀展覽時,看到展廳中央四幅被救助貧困母親的今夕對比照后感慨萬分。
當即,他就對陪同參觀的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理事長、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副主任苗霞說,把這四幅被救助貧困母親的今夕對比照放到中國人口網上,讓更多的人看到由王光美大姐倡導的“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取得的成就。
他希望更多熱心公益事業的各界人士都來這里看看,全社會都來關注救助貧困母親得“幸福工程”,讓每一位母親都能生活得更加健康、幸福!
圖1 過去的黃繼美 中國人口報記者劉戈宇攝
黃繼美,22歲,四川省宣漢縣百里峽梨坪村人。全家3口人,黃繼美的家“家徒四壁”,土石壘砌的茅草屋里光線十分昏暗。她沒有上過一天學,她的娘家也很貧苦,結婚以前她沒吃飽過一頓大米飯。丈夫在與她結婚幾天之后,便跑到山西去挖煤了。給她留下的只有3畝零星山地,打下的作物難以讓全家果腹。家里窮得連買火柴的錢都沒有,唯一值錢的就是那堆不夠四個月吃的土豆。
圖2 自1997年黃繼美得到“幸福工程”的幫扶后,在區、縣計生協的幫助下她買回山羊12只,仔豬6頭,經過精心飼養,到1999年養殖收入達到3800元。2005年,當“幸福工程”走入第10個年頭的時候,黃繼美的“百里峽旅游幸福小商店”開業了。
此時的黃繼美,面色紅潤,笑聲爽朗,眼睛里透著一種蓬勃的活力,過去那個面黃肌瘦的哀怨少婦不見了。
如今,黃繼美家里有了6間鋼筋水泥建筑的新屋;添置了冰箱彩電,特別讓她興奮的是還安裝了電話。她說因為有了電話,就能夠和外面的世界聯系了。
不到十年的時間,黃繼美從一個吃不飽飯的貧困母親到如今已經有了20000多元的存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當初照片中那個在黃繼美背簍里哭個不停、只有九個月大的女孩,如今,已成為學習成績優異、獎狀貼滿墻壁的四年級學生。女兒朱秋霞是幸福母親黃繼美的驕傲。
圖3 顧彩蓮,26歲,云南邱北縣官寨鄉山心村人。全家4口人,2畝山坡地,年收成苞谷不到500公斤,家無牲畜。經濟收入靠編竹籮,每年能掙100元。她說,如果誰能幫她一些錢,養一頭母牛,轉過年來母牛下了小牛,她就可以還錢。(攝影:于全興)
圖4今天的顧彩蓮(攝影:于全興)
自2002年5月通過幸福工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幫扶,顧彩蓮和她孩子的病已經痊愈,欠的外債都已還清,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的生活發生了如此的變化:蓋起了石瓦房、有了自行車、縫紉機、錄音機、3頭牛、4只羊、3頭豬和十幾只雞等。2003年春節開始殺年豬,那年是她結婚后第一次殺年豬,她說,終于盼到自己能殺年豬的春節了。
顧彩蓮對全國善良的人說:“我不會說(話)的,謝謝幸福工程,謝謝阿依(叔叔)、阿孃(阿姨),沒有你們(幫扶),就沒有我家的現在,我們全家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現在我家房子也有了、牛也有了、豬也有了、羊也有了、雞也有了,什么都有了,我和娃娃的病也醫好了,給你們放心了(讓你們掛念我的心可以放下了)。以后我好好的養好牛、養好豬、養好羊、好好供娃娃讀書,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