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8 月 11 日上午,久旱的大地盼來一場淅瀝甘霖,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古周村古周屯,“幸福工程一對一幫扶救助金發放儀式”在這里舉行, 27 位從不同鄉村冒雨趕來的貧困母親各領到 4000 至 5000 元不等的救助金,雨水、汗水夾著感激的淚水在她們的臉上止不住的流淌……
“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是一項以救助貧困母親為使命的社會慈善活動, 2003 年以來,廣西在幸福工程全國組委會的熱情幫助指導下,先后得到廣州市計生協會幸福工程組委會、香港愛心行動協會、香港何佐芝馮月燕慈善基金和北京市、上海市計劃生育協會、幸福工程組委會的大力資助,分別在田林、龍勝各族自治縣、馬山縣、隆林各族自治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巴馬瑤族自治縣、天等縣等 7 個國家級重點扶貧縣建立“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經過幾年的努力,先后有近 500 多個計劃生育貧困家庭脫了貧,邁進了小康生活水平。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是國家和自治區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之一,全縣有近 3 萬的貧困母親長期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大山深處的貧窮,牽動著眾多人士的拳拳愛心。一次偶然的機會,經環江縣政協有關領導和自治區計劃生育協會組織牽線搭橋,這里的情況受到了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幸福工程組委會的關注, 2009 年得到北京市計生協會、幸福工程北京市工作辦公室援助 “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資金 14 萬元,縣財政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撥付 5 萬元作為配套資金,項目資金共 19 萬元。緊接著, 2010 年 10 月幸福工程組委會派出幸福工程志愿者、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于全興到該縣專題調研毛南族貧困母親狀況。于教授不顧旅途勞累,不懼山高路遠,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徒步走了七個村近 20 個寨(屯),面對面探訪了 30 多位貧困母親,全面了解她們的家境和困難,還用鏡頭攝下了貧困母親們辛勤勞作的疲憊面容。回到北京,于教授立即通過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幸福工程網站發動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環江毛南族貧困母親捐助。辛勤的造訪和熱切的呼吁喚來涓涓愛流,李健城、郭鳳杰等愛心人士以一對一的形式認捐 27 位貧困母親共 11.1 萬元。
自治區計生協、河池市人口計生委、計生協、環江縣人民政府有關領導等參加了本次發放儀式,思恩鄉陳雙村育齡婦女譚仁絲代表受助的貧困母親發言,她首先對關心支持她們的愛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保證一定不辜負愛心人士和社會各界的期望,用好用活善款,積極發展生產,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幸福的明天。
按照“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勞動脫貧”的救助模式,環江縣共兩批得到捐助的 55 名貧困母親根據各自的能力和專長,有的飼養香豬,有的養牛,有的種桑養蠶,有的種甘蔗,縣、鄉計生協會組織農技專家提供技術服務入戶指導,經過各方積極努力,目前,“幸福工程”已初見成效,貧困母親脫貧致富指日可待。
(蔣德友 陳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