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泰縣巖溪鎮上蔡四落的田間,只見遠處田間樹立著頂頂白色大棚,地頭的小路上一群人挑著滿擔的蔬菜,來往于田間小道之間。這種蔬菜收成繁忙的景象一年多季發生在二女戶蔡玉梅的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基地,走進基地可以看到菜農們忙著采摘各類蔬菜,一派豐收的場面。
困頓的過去
提起上蔡村二女戶蔡玉梅、蔡聯服夫婦在當地是小有名氣的“種植能手”。1989年8月,夫婦生下第二個女兒后,就主動落實了節育措施。從此,夫婦倆便承受著經濟拮據和“無后不孝”的雙重壓力,日子過得艱辛而苦澀。上有年邁的父母需要贍養、下有年幼的一雙女兒需要撫育,所有這一切靠蔡聯服外出打小工、做點小買賣和蔡玉梅在家務農,拼命掙錢苦苦支撐著這個家。家庭經濟環境的困頓再加上傳統生育觀念的影響,使他們在鄉親面前總感覺矮人一等,抬不起頭。夫妻倆整天愁眉苦臉,不知苦日子何時才是盡頭。
曲折成功路
1998年蔡玉梅和丈夫根據多年做小買賣當菜販的經驗,并經過市場調查,發現種植蔬菜有前途,準備自己發展。于是靠著自家的幾畝地種起了蔬菜。但是,在致富的路上他們發現自己有想法、有干勁,可缺的是資金,資金問題一直是他們發展過程中的瓶頸,沒有資金,再好的思路也沒用。他們為了能夠將自己的想法付諸于實際,于是他們向親戚、向好友,通過一切盡可能的渠道籌借資金,正在他們感到孤立無援時,巖溪鎮計生辦、計生協會得知她的困難后向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經考察認為蔡玉梅夫婦勤勞誠信,又有發展項目,符合救助條件,在2003年3月為她送來“幸福工程”款5000元。這些資金對蔡玉梅來說,猶如久旱逢甘露,夫妻倆興奮不已,信心倍增,靠著借來的錢及這筆幸福工程款,開始了蔬菜的種植。雖然暫時解決了資金問題,但面臨的困難仍不少,如蔬菜種植期間應預防、注意那些。鎮、村計生人員對他們不僅“扶上馬”,而且還“送一程”,經常上門了解生產情況,及時聯系鎮農業、科技部門,為蔡玉梅提供生產技術服務,和及時向她們提供市場信息,為她發展牽線搭橋和服務引導。2007年底,蔡玉梅夫婦決定將原來的露天種植改為塑料大棚種植,相比露天種植的靠天吃飯,塑料大棚的好處不用再擔心天氣的影響而且可以調節蔬菜的種植時間以錯開季節,這樣種植出來的蔬菜價位就會比較高,經濟效益也比較好。他們還引進了滴灌技術,進行科學澆灌,但是所有的這些需要的投資比較大,聞知此事,2008年鎮、村計生又為他們提供了“幸福工程”幫扶款40000元,同時還邀請了平和縣山格鎮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技術指導。2008年,蔡玉梅的蔬菜種植已從當初的幾畝露天種植發展到60多畝的塑料大棚種植,年營業額上百萬元,純收入10萬多元;品種也由單一的蔬菜種植發展到現在的蔬菜瓜果兼營,產品銷往福州、廈門、漳州等地,從此步入了種植、投產、受益的良性發展軌道。如今的她成了遠近聞名的“蔬菜種植大戶”和勤勞致富的榜樣,蔡玉梅因此被授予“福建省實施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先進脫貧母親”、“福建省農村婦女‘雙學雙比’活動‘先進女能手’”、 巖溪鎮計劃生育新農村新家庭計劃的“勤勞致富的示范戶”和巖溪鎮十大“孝子賢媳”。
感恩回報社會
“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虧各級政府,特別是計生部門、計生協會的一路扶持?!泵慨斦f起自家的變化,蔡玉梅夫婦倆總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蔡玉梅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一直銘記著計生協會對她“雪中送炭”的恩情,總想著如何回報。2009年,致富后的她不忘鄉親,積極參加計生的幫扶活動,優先幫助本村的計生二女戶、困難戶。為了更好地發展高優農業種植,蔡玉梅聯合了4戶二女戶,成立了“長泰縣聯興果蔬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組織種植戶統一種植、統一營銷、統一結算的經營方式,進行集約化運作,產業規模迅速發展壯大。在她的帶動下,已有30多戶計生戶開始加入種植大棚蔬菜,大棚蔬菜種植也已發展到300多畝,她幾乎天天都要走遍合作社的每個蔬菜大棚。通過傳授技術、提供信息、銷售推介等方式,帶動近百農戶走上依靠蔬菜瓜果種植致富的道路。由于那年的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形勢比較嚴峻,許多在外的務工人員回鄉找工作難的問題,看到這種情況,她急在心里,為了幫助返鄉的計生戶,她又擴大種植規模,使種植面積達到200多畝,利用自己的合作社積極吸納就業,增加工作人員,當年她就幫助24名計生戶解決就業問題。在2009年,合作社的產值達到500多萬元,她個人收入就近百萬元。去年女兒喜招上門女婿,今年女兒為這個家生下了孫子,本該享福的她更是天天忙得不可開交,當別人問她為什么要搞合作社那么累的活,當別人認為她該歇歇好好享福,何苦天天跑合作社的大棚。蔡玉梅總是這么說:“是計生幫我走上致富路,我是‘幸福工程’的受益者,幫助別人也是我的一份職責,而且蔬菜的種植是比較嬌嫰,一天不注意,可能影響一季的收成,他們現在都還沒經驗,等等他們有經驗了再說?!边@就是蔡玉梅,一個實實在在農村婦女,她用實際行動幫助鄉親、回報社會,成為村里名副其實勤勞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
致富不忘計生
蔡玉梅從自身經歷及平時和村里的婦女們交流中,了解農村婦女依然固守著傳統的生育觀念。蔡玉梅就有了一個樸素得想法,計生這幾年幫扶自己,自己也應該為計生多多宣傳,于是她以自己親身經歷為計生做一名編外的計生宣傳員。蔡玉梅加強了對計生有關知識和政策法律法規的學習和理解,在提高自身認識的基礎上,用自己學到的計生知識來宣傳引導鄰里的婦女轉變觀念,向她們宣傳優生優育優教等計生相關知識。蔡玉梅熱心宣傳計生,真心幫助計生戶致富的行為得到群眾的認可。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更多的計生戶勤勞致富,幫助困難群眾,為實現共同富裕、建設新農村中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