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娟同志是一名剛滿18歲的職工,在如花般的年齡沒有時髦的打扮,沒有年輕人的歡歌笑語,樸實誠實,為人老實忠厚的她身上穿的只有一套失色的一套失色的衣服,破了補一補,舊了把衣服裁開,反過來再做成衣服穿,在她年輕的生命中承擔著不平凡的事,家中年邁的父親得了人人都不敢面對的癌癥,病痛中的父親喪失了勞動能力,家中所有補貼只有她不過千元的工資,父親常年治病再加上兩年年幼的弟弟上學,家中負債累累,叫王曉娟喘不過氣來,但她面對困難并沒有被嚇倒,為了給父親治病,給弟弟積攢學費,王曉娟每天6點起床為弟弟做好鈑,到蔬菜批發市場批發蔬菜,拿到早市去賣,不管是寒冷的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天,大家都能看見單薄的她搖晃著拉著菜車,2004年5月7日對她來說猶如霹靂,疼愛她的父親逝世,一貧如洗的王曉娟在單位的幫助下給父親辦理了喪事,單位給她捐贈了2000元,讓她還債并給瘦弱的弟弟買點營養品,給自己買套像樣的衣服,第二天農一師計生委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宣傳隊來了,當王曉娟得知這一消息后,匆忙回家,給年老的母親說了此事,她想拿出單位捐助的2000元給貧困母親一點微薄的幫助,怕母親不同意,委婉地告訴了母親自己的想法,沒想到母親同意了,說:咱家雖然困難,可每月還有固定的工資收入,還有很多家庭比我們更困難,咱們應該幫助她。聽了母親的話,王曉娟高興的在緊鎖的柜子里,拿出包了三層的2000元錢,跑到募捐箱前把它連同自己及全家人的一片愛心放進了捐款箱,宣傳隊的同志說:曉娟,你家條件不好少捐點吧,留下錢來給自己買件像樣的衣服。但王小娟卻說:我家是困難,在單位幫助下我才給父親辦理了喪事,但一想到還有更貧困的母親,我心里難受,我想給她們做點事。就是這樣一樸實的姑娘,感染了在場所有的人,宣傳隊全體人員深深地給她鞠了個躬,說:你是我們兵團第三代的好兒,兒我們代表受助的貧困母親謝謝你。她的行動帶動了大家捐款的積極性,大家踴躍捐款。
善良的姑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貧困母親送上了一份對她來說不小的禮物,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應有的貢獻,雖然她不是黨員,但她的行動正在踐行一名優秀黨員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