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我叫許蓮花,今年 44 歲,是獨生子女戶。 2006 至 2009 年,我得到幸福工程項目救助。是幸福工程讓我們村 18 戶獨生子女家庭,擺脫了貧困,走向了小康之路。受救助三年來,我們家共收入 12 萬多元,真正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話得從頭說起, 2006 年前,我們的家鄉水泉溝村是延慶縣深山區千家店鎮有名的貧困村,人均一畝沙薄地。我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靠種地和打點零工維持生活, 2006 年村人均收入只有 2 千元。當時我們家里有上高中的兒子,每年的學雜費 8 千元;婆婆也還在世,檢查出了癌癥,幾年來婆婆治病花去 4 萬多元。這期間我們向親朋好友借外債有 5 萬多元!我們家一年年的總收入才 3 千多元。 5 萬元的高額外債,對我們這些從土里刨錢的農民來說,真是一個天文數字,何時能還清這巨額外債啊!況且還要維持正常的生活開支。巨大壓力使這個家庭籠罩在陰霾中,絕望而無力,兒子小小年紀居然謝頂,每每看到他瘦弱的背影,我都一陣心酸,難道貧困是我們家的專利?小康生活離我們還家有多遠?
2006 年春,鎮養雞協會在我們村建肉雞養殖示范基地, 2006 年 10 月鎮計生協會爭取 20 萬元幸福工程項目,落戶我村肉雞養殖示范基地。幸福工程養雞項目的實施,為我村 18 戶獨生子女家庭致富帶來了希望的曙光。鎮養雞協會為我們免費建起了 17 棟養雞大棚,每戶一棟,還有一戶散養柴雞。大隊投資 20 余萬元修好了公路,方便我們出行,并安裝水、電、等基礎配套設施。幸福工程 20 萬元作為 18 戶流動資金,每戶 1.1 萬元,又和華都集團簽訂了供銷合同。雞舍大棚、配套設施、流動資金都齊備了,雞場在 2006 年 11 月份開始養雞了,我當時就發誓,一定不能辜負縣、鎮協會扶持,再忙再苦,一定要把雞養好。
雞雛運來了,飼料拉來了,技術員也來了,我們黑天白日泡在雞棚里,生怕這些寶貝疙瘩出現一點問題,因為它們就是我們全家的希望!添水、喂飼料、控制溫度、雞舍消毒、雞雛免疫等等,技術員手把手地教,我們認認真真地學,絲毫不敢怠慢,兩個月的時間里我就瘦了二十多斤!看著雞雛一天一天地長大,我的心一天一天被喜悅填滿,第一批共進 4500 只雞雛,并且長勢良好,純收入就達到 1 萬多元!第一次拿到那么厚厚的一沓錢,我忍不住流下了淚水,對于我們這樣一個貧困的家庭來說,這意味著孩子可以上學了,老人可以治病了,生活可以改善了……
剛開始的時候,經驗還不是很豐富, 2007 年的時候有一批雞出現大面積死亡的現象,看著奄奄一息的雞雛,我的心都在滴血,這時候村里就有一些風言風語傳出來,一個大字不識兩斗的農村婦女還想養雞,還想發財?養雞能掙錢才怪呢,看看吧,賠了不是……我和丈夫都很難過,但是沒有放棄!我們一定要讓事實說話,用實際行動證明養雞可以致富,我們能夠成功!
從 2007 年開始,每年養雞五批,每批 4500 只。我們也漸漸地摸索出了一些經驗,喂養逐步科學合理,效益逐漸提高,每只純收入在 2 —— 3 元左右,每批雞純收入 10 萬元左右,養雞漸漸地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我嘗到了養雞的甜頭。到 2009 年 10 月,我共進了 15 批雞雛,純獲利 12 多萬,還清了 5 萬多元的外債,生活上也有了巨大的改善,兒子今年考上了大學,開學帶走了 8500 塊錢,我們一分錢也沒有和別人借,我老伴也買了一輛摩托車,每天還能喝上二兩小酒。以前親戚朋友見了我們就繞著走,現在見面都是熱情地打招呼,這在以前,是我們做夢也想不到的啊!
和我同一批養雞的 17 戶姐妹們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村里每年的養雞收入都能達到 100 多萬,大家依靠養雞,都擺脫了貧困,紛紛走上致富的道路。現在村里的人都很羨慕我們,我也愿意分享我的養雞經驗,幫助更多的貧困母親,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改變自己的現狀!
是幸福工程改變了我的生活,也改變了許許多多像我一樣的人的生活,讓我們擁有了幸福的權利!我們堅信,天底下所有的貧困母親,都有權利享受幸福,都有能力創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