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 八都鎮幸福工程項目點系我區2009年度最后一個到期的項目點。10月27日,八都鎮第三期“幸福工程”救助款按期全額回收及時返還區項目辦,標志著2009年度蕉城區幸福工程款順利全面回收。
11月上旬,區項目辦對八都鎮第三期(2008.10~2009.10)到期的幸福工程項目進行認真評估,區項目辦在八都鎮共投入幸福工程資金4萬元,救助云淡村、八都村、嶼頭村、林洋頭村、閩坑村、海星村、半山村、吳山村、溪池村9戶貧困母親,每人資助3000~5000元不等,受助貧困母親均,年齡最大者41歲,最小者為33歲;小學文化程度6人,占該批救助總人數的66.7%;初中3人,占總人數的33.3%;從整體看來受助母親平均年齡約為36歲,年齡集中在30—49周歲,低學歷人群雖較多,但多數人有一定文化基礎,容易掌握一技之長;這些家庭負擔雖較重,多數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困難,生活水平較低,但都有強烈脫貧致富的愿望,愿意通過勤奮勞動改變貧困狀況,因此篩選出來的貧困母親符合幸福工程項目的要求。八都鎮農技、衛生、婦幼保健和防疫等部門共計19人(次)參與幸福工程“治病”、“治愚”活動,舉辦文化勞動技能培訓2次,該批9位貧困母親都參加了鎮人口學校舉辦的有關計生法律法規知識、生殖健康知識、避孕節育知情選擇知識、計生協會活動、養殖技術知識等內容的培訓班,參加培訓的受助貧困母親18人次,通過培訓,貧困母親的生育文化,致富本領等都有明顯提高。受助母親的身體健康狀況是衡量受助母親項目經營的重要指標,從受助的9名貧困母親身體健康看,有5名母親是健康的,2名身體狀況一般,有2名體弱多病,從總體看受助母親的身體狀況并不樂觀;2009年上半年該批貧困母親接受了項目辦組織的縣級醫療服務隊義診一次,并因人因病獲贈藥品,下半年接受鎮衛生院婦科檢查一次,鄉、村計生技術人員隨訪和環情檢查一次;以上服務措施,確保了貧困母親的身心健康,提高了生命質量,取得了較好的效益。
八都鎮是個平原、山區、海島兼備,老、少、邊、島兼有的農業型海濱集鎮,由于地理區位優勢,茶葉生產一直是該鎮多數山區村的傳統經濟作物,但長期因市場等因素的影響,茶葉在社會經濟以及茶農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總是起起落落,許多茶農即使擁有著大片的茶園,茶葉也有著優良的品質,卻增產不增收;特別是在新世紀前后的幾年,由于品種老化、加工跟不上,茶農增收難,茶業發展面臨困境。近年該鎮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關于“農業山地綜合開發”的號召,致力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建立了茶葉、蘑菇、中藥材、水果、禽蛋養殖和水產養殖等六大產業,并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取得顯著成效,大大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該批項目中,就有3位貧困母親借助幸福工程救助款種植經濟作物,占總戶數的33%;有3位發展養殖業,占總戶數的33%;有1位經營運輸業、有2位經營商業,占總戶數的22%,惠及人口41人;該批所選擇的都是短、平、快項目,因地制宜地把有限的資金投放進去,取得較好的收益,激發貧困母親的創業熱情。經過一年辛勤勞作,各受助戶均收到了良好的效益,9名貧困母親的年總收入由救助前2944元增加到3700元,人均年收入提高756元,戶人均收入由前2485元增加到2967元,人均增收482元,可增加經濟收入19762元,100%的貧困母親擺脫貧困,90%的貧困母親走上了致富路,救助的4萬元資金全部返還,還款率100%。
八都鎮第三期通過“幸福工程”的實施,同樣涌現出了許多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母親”。林洋頭村貧困母親劉美珍在2007年度受助的基礎上,利用續助資金于2008年度擴大種植臺灣蜜雪梨達15畝,并種植中藥材5畝,還致力于茶園管理。受助兩年后中藥材純收入達4000多元,蜜雪梨純收入達到1500元,家庭年人均收入達到3100元,遠高于全村年人均2800元的水平;該受助戶脫貧致富后還不忘鄉親,指導帶動村里其他困難戶種植藥材、果樹發展經濟共同致富,為鄉親們提供了許多技術上的支持和幫助,受到大家的好評。幸福工程的具體實施,有效地解決了貧困母親在發展種植、養殖等致富項目上的資金缺口,也促進了廣大農民群眾婚育觀念的進一步轉變,起到了幫一位母親,助全家幸福,帶一方百姓的作用。
綜合評估認為:八都鎮第三期幸福工程項目選定適宜,黨政重視,組織機構健全,項目運行規范,資金回收率高,管理、發放、滾動運行情況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現,為更多的實行計劃生育的困難家庭解除困難、走出困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受助母親在鎮項目辦的組織管理下,利用幸福工程資助的3000~5000元啟動資金以及各項配套服務,經過短短一年的辛勤勞動,絕大多數家庭的人均收入從低于當地平均水平超過了當地平均水平;受助母親還積極參加幸福工程治愚、治病活動,文化、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許多人成為當地的脫貧致富帶頭人,她們的孩子重新回到課堂,她們的家庭因幸福工程而走向幸福!但盡管該期項目實施取得明顯的效益,仍有許多問題制約著項目的發展,諸如很多受助貧困母親文化素質偏低、不獨立具備致富實用技術和市場經營能力,技術掌握得不好造成了效益較差,該批救助的貧困母親個人具有養殖技術的只有2人,僅占該批貧困母親總人數的22.2%,大多依靠丈夫共同管理項目。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工作中進一步完善。
該批項目款于11月上旬完成嚴密的前期運作后滾動進入該鎮第四期幸福工程(2009.12~2010.12)的救助,新一期滾動投入4萬元,惠及5個村8戶貧困母親(其中續助5戶)受益人群38人,每人資助5000元,其中用于種植業3戶、養殖業4戶、商業1戶,受助前貧困母親年均收入為3500元,家庭人均收入為2260元,目前項目進展順利。
八都鎮幸福工程項目按時全額回收、及時全面滾動,意味著我區現已全面完成本年度幸福工程項目滾動救助工作。截止到11月30日,2009年度到期項目資金47萬元,全額回收的99戶貧困母親人均增收1023元,家庭人均年收入由受助前2766元提高到3615元,戶人均增收849元,增長31%,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8萬多元,93戶貧困母親通過救助告別了貧困走上致富路,脫貧率達94%,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資金回收率100%;八個回收點開展各類培訓班31期,參加培訓的人數達388人次,為貧困母親健康檢查11次,診查貧困母親130人次,查出常見婦科病33例,治愈31人。各回收點全面完成新一輪滾動救助工作,先后滾動實施七期救助項目,滾動投入救助資金47萬元,滾動救助貧困母親97戶,其中發展種植業33戶、養殖業26戶、加工業15戶、商業17戶、運輸業5戶、其它1戶,受助前戶人均收入為3109元,惠及家庭人口421人,項目點覆蓋8個鄉鎮44個行政村,滾動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