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進到福建省屏南縣壽山鄉鄭洋村后,沿著村口一條彎彎的山路再走上一段路程,一片40多畝的白色大棚基地在郁郁蔥蔥的青山中赫然映入眼簾,大棚里果香彌漫,葡萄樹上碩果累累。這段山路對倪家東、凌秀紅夫婦來說是一條“致富路”,串串葡萄則是他們的“致富果”。
凌秀紅是壽山鄉鄭洋村獨子戶,她雖患有失語癥,卻勤勞吃苦能干。這兩年,她們夫妻二人通過辛勤勞作在家門口把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今年,她的葡萄基地可收成葡萄3萬多斤,預計實現收入12萬余元。
鄭洋村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曾經這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沒有產業支撐,稍微年輕點的男女都選擇外出務工賺錢。近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下,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相繼落地,鄭洋村的產業也慢慢發展起來了。隨著引進高山晚熟葡萄種植,墾復老舊竹林,發展粽葉副產品加工作業等,小山村發生了蝶變,摘了貧窮帽,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人選擇回鄉,凌秀紅夫婦也是在鄭洋村產業規劃下發展起來的一戶。
“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有收入,不用像以前那樣在外面東奔西跑的打工了,一家子也能生活在一起”誠樸的倪家東一臉幸福感慨道。早年,凌秀紅在家照顧尚在上學的孩子,她的丈夫則一人只身在外打零工維持一家開銷。2018年,凌秀紅看自己丈夫的哥哥種植葡萄經濟效益可觀后,與丈夫合計,如果能在家門口實現創收,又何需奔走他鄉打工!于是,她們決定一試。凌秀紅夫妻倆隨即承包了村里40多畝地種植高山晚熟巨峰葡萄,鄉計生協會連續兩年為創業資金不足的他們共申請了3萬元幸福工程款和8萬元小額貼息貸款。
“她雖然不能通過語言表達自己,但是干起活來一點也不含糊。”談起凌秀紅,熱心的村計生協會會長倪連珠如是道。從搭建大棚、修建水井、引山泉水入井、接滴管,到買果苗、栽種、施肥、修枝剪葉、疏果等,凌秀紅整日整日的和丈夫埋在地頭里苦干著,夫妻倆忙得熱火朝天、不亦樂乎。在她們的精心養護下,她的葡萄長勢良好,給她帶來了好收成,去年一年便給他們帶來了7萬多元的收入。
酒香不怕巷子深,葡萄果優客戶多。凌秀紅夫婦用引流的山泉水澆灌葡萄,加上高山高海拔地理優勢,種植出來的葡萄皮薄肉厚、顆粒飽滿、甜度很高。果質優良,加上高山晚熟和福安葡萄打了個時間差,使得他的葡萄備受市場青睞,不愁銷路。這兩天她的葡萄才開始采摘上市,然而早有溫州等地的老客戶向他預訂了2萬多斤的葡萄。
如今,凌秀紅夫婦倆通過種植高山晚熟葡萄產業,在家門口實現了創收,但致富路上不忘帶鄉鄰,她們長期雇傭3個老鄉在基地打工,盛果采摘時還另外吸收4-5個人采摘,其中計生戶就有4人,有效帶動了計生戶增收。




圖/文:屏南縣計生協會 編輯:林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