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在福建省福鼎市的白琳鎮,一問起“幸福工程”的老黃牛,當地計生母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劉倫細。他,與共和國同齡,曾任過白琳鎮人武部長、副鎮長等職務,自2003年退休以后,一直任白琳鎮計生協會會長至今。
他任會長崗位任職十多年來如一日,在“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幫扶中,他跑斷腿講破嘴,不畏勞苦,深入各村(社區),了解計生貧困母親家庭的實際困難,為她們送去實實在在的“幸福工程”項目幫扶資金,在他的努力之下,“幸福工程”項目遍布全鎮各村(社區),連續十余年在全市名列前茅。通過“幸福工程”幫扶,為計生貧困母親家庭送上幸福的及時雨,搭建起一座黨和政府連接計生貧困母親之間的“幸福橋”

劉倫細會長(左一)向福鼎市計生協會領導匯報“幸福工程”項目開展情況
他,牽掛“幸福工程”, 為貧困母親家庭脫貧致富發揮余熱無私奉獻。退休十余年來,劉倫細始終在計生協會“幸福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兢兢業業,以執著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將貧困母親利益放在首位,在“幸福工程”項目的開展中他通過贈送相關資料、講解項目幫扶條件、與貧困母親座談,特別是對信息交通便的偏遠山區村貧困母親家庭,他經常徒步進村入戶,將政策親自送到群眾家中,一次次耐心的講解,將“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內容、目的和意義宣傳帶進千家萬戶,擴大“幸福工程”知名度,贏得了計生貧困母親家庭的尊重與信任,為新時期“幸福工程”的在基層廣大農村與社區的順利開展創造和諧誠信的社會環境。

劉倫細會長(左一)走訪“幸福工程”受助貧困母親
他,情系“幸福工程”,為貧困母親家庭排憂解難。劉會長深知協會的“幸福工程”生命力在于“救助貧困母親行動”具體項目的實施,時刻把她們的冷暖記在心頭,真正為貧困母親排憂解難。2006年,二女戶鄭桂英在小女兒才一個多月時就頂住家庭壓力,響應政策要求,主動到醫院施行結扎手術,她的丈夫原在石材廠做磨機工,因身體原因無法再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了解到此事的劉倫細,立即到她家走訪慰問掌握實際情況,為他們的生計出謀劃策,并為鄭桂英爭取了“幸福工程”款,還主動幫助他們與金山工業區聯系,購買了一部一萬多元的石材廠運渣車,由丈夫開車運輸,夫妻搬石渣,最多時每天可賺到一百多元的運輸費,家庭生活逐漸得到改善,劉倫細仍不忘跟蹤服務,時常關心她家生活情況,幫助解決燃眉之急,不久,經過夫婦倆的努力,全家住進了新房子。

劉倫細會長(中)慰問“幸福工程”受助貧困母親
他,心懷“幸福工程”,為貧困母親家庭傾情服務。他深知為貧困母親服務,是實施“幸福工程”項目的義不容辭的責任,劉倫細盡己所能,用心用情做好項目幫扶,缺資金就幫忙申請資金,缺技術就主動提供技術扶持。邵水明是白琳鎮翁江村的二女結扎戶,原本一家四口年收入才幾千元,勉強糊口,2006年,夫婦倆一直想發展庭院養殖,可是苦于沒有資金,劉倫細知道情況后,及時幫邵水明申請了5000元“幸福工程”資助款,幫助她全力發展土雞和黑鴨養殖,通過夫婦二人的勤勞努力,當年就掙了一萬多元。為幫助她家規模養殖,劉倫細又替他們申請了小額貼息貸款,還多次邀請鎮獸醫站和農技部門對她進行指導,現場教授邵水明夫婦掌握清毒、防疫等家禽養殖技術,規模不斷擴大,家庭年收入漲到了10多萬元,生活條件明顯改善。2008年5月,邵水明還被福建省寧德市計生協會評為“實施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的幸福母親”。

劉倫細會長(左一)實地察看“幸福工程”項目點
自“幸福工程”項目開展以來,白琳鎮共投入“幸福工程”項目資金446萬元,幫扶貧困母親223人。而且每次幫扶他都會親自上門到困難母親家中走訪,了解項目進展情況,通過因地制宜的項目扶持,提供資金、技術、信息等服務,幫助貧困母親實現脫貧致富,脫貧率達百分百。
他,就是這樣一頭“老黃牛”,在基層默默為廣大計生貧困母親家庭送溫暖獻愛心,以自己實際行動,為黨委和政府樹立了良好計生協會隊伍形象,使廣大計生貧困母親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熱心關懷關愛,讓“幸福工程”真正鋪就出一條計生貧困母親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圖/文:福建省福鼎市計劃生育協會 編輯:丁鐘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