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貫嶺鎮計生協會秘書長褚孝成,自2008年以來,他兢兢業業、親力親為,帶領部門的工作人員,突破一個個難關,用自己的青春年華譜寫了一曲讓人肅然起敬的奉獻之歌。2010年開始實施“幸福工程”項目至今,全鎮共投入幫扶資金259萬元,幫助99戶計生貧困家庭發展生產。
恪守職責,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褚孝成充分發揮協會信息和鎮園區地理優勢,積極為計生貧困戶拓展務工渠道。茗洋村計生二女戶陳菊花與其丈夫付嚇芳,一家人僅靠有限的務農收入照顧年邁多病的父母和兩個女兒,生活十分困難。2016年付嚇芳經褚孝成介紹,到貫嶺鎮園區內企業上班,陳菊花則承包了該公司換向器的機芯組裝業務,生活逐漸得到改善。褚孝成不忘跟蹤他們的情況,發現她每月需墊付4萬元加工費,以她的經濟能力根本無法承擔,于是決定給予她幸福工程項目扶持資金3萬元。有了這筆幫扶資金,陳菊花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不僅自己告別了貧困,還幫助周邊的農戶增加收入。
集中資金,幫扶發展地方特色。2014年,在落實“幸福工程”項目幫扶工作中,褚孝成有意將扶貧資金向透埕村的特色產業檳榔芋傾斜,采取“整村推進、一村一品”的新模式,既精準的對計生家庭進行資金扶持,又給農民們樹立了致富典型,取得了明顯效果。當年市計生協會下撥了22萬元幸福工程扶持資金,其中19萬集用于中扶持透埕村9戶計生貧困戶,發展本地特產檳榔芋。種植面積共計47畝,平均每戶每年僅檳榔芋一項收入達5萬元左右,其中種植面積最多的二女結扎戶王其秀,當年僅該項收入就達10萬元多。除了資金幫扶外,褚孝成還多次邀請科技特派員和檳榔芋種植專家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等活動,鼓勵學會自己走路,而不是只靠國家救濟,走上致富新征程。
公而忘私,用一顆真心幫助群眾。茗洋村二女戶廖珠玉與其夫李孔肚在村里做大棚蔬菜種植、生豬養殖等,由于缺乏資金和技術,經營效率低下,生活困難。褚孝成了解到他們養豬規模小、成本不足,幫他們申請了3萬元“幸福工程”項目幫扶資金,擴大生豬養殖規模,但受市場波動影響,生豬價格下降,飼料、人工等成本提高,養殖場嚴重虧損,無法歸還“幸福工程”項目借款。褚孝成及時幫她向市計生協會申請減免了1.5萬元,而剩下的1.5萬元由他本人全部墊付。之后,他又介紹廖珠玉夫婦到園區的工廠上班,廖珠玉夫婦生活雖困難,但脫貧志氣在,經過他們的努力,把這1.5萬元還上了。褚孝成始終秉著扶貧先扶志,致富先治心的信念,真正做到幫助群眾靠雙手奮斗、脫貧致富。



圖/文:福建省福鼎市計生協會 編輯:丁鐘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