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永昌縣紅山窯鎮位于永昌縣西南部40公里處,轄12個行政村,是一個擁有兩萬五千多人口的農業大鎮,人口眾多,自然環境惡劣,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為有效提高計劃生育協會服務水平,鎮計生協會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縣計生協會的關心指導下,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人口與計生工作新途徑,圍繞第二十四屆“母親節暨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活動”,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布局,按照“實施健康戰略”“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各項目標要求,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優勢,依靠社會力量,認真實施“幸福工程”,面向貧困母親和計劃生育兩戶家庭、留守婦女,扎實有效地開展各種宣傳教育、幫扶救助等活動,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取得了一定成效,營造了有利于人口計生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一、項目運行情況
幸福工程項目自2008年9月在紅山窯鎮啟動以來,共投入我鎮“幸福工程項目”資金45萬元。每戶幫扶3000元。在省幸福工程組委會和縣領導小組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下,認真貫徹省、市、縣計生協相關通知要求,按照“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勞動脫貧”的救助模式,努力擴大“幸福工程”項目的幫扶面,經過全鎮各級計生協會的積極努力,“幸福工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鎮計生協工作人員通過走訪入戶,詳細了解“幸福工程”項目運行的基本情況,對養殖基礎設施建設、飼料深加工、科學喂養、疫情防控等方面提出改進的意見建議,并發放宣傳資料及實用科普書籍;二是積極聯系農業技術人員舉辦培訓班,為農戶講解科學實用的養殖技術,讓她們更好地學習到了如何科學喂養牛,如何合理運用飼料喂養,如何改良新品種等操作方法,并和農技人員現場咨詢交流,使她們學有所值、學有所得,提高養殖業抗風險能力,增強致富本領,有力推動了脫貧致富的進程。
二、加大宣傳服務力度
“幸福工程”- 救助貧困母親行動,是關心、幫助和扶持計生困難戶的一項重要載體,為確保“幸福工程”在我鎮的順利實施,在“5.15”國際母親節及“5.29”會員日期間鎮計生協深入開展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聯合鄉鎮衛生院開展大型義診咨詢宣傳服務,圍繞家庭健康促進、健康扶貧、鄉村振興、社會治理、全域無垃圾等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廣大會員群眾的新需求新期盼為導向,通過播放電子屏、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孕前優生健康指導、生殖健康咨詢服務等方式,廣泛宣傳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生殖保健知識、全面兩孩政策、農村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項目等,向廣大群眾傳播“文明、健康、優生、致富、奉獻”為核心內容的家庭健康新理念,真正把“關注群眾健康”“關心百姓生活”送到百姓心中。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的宣傳,進一步提高了計生協組織的影響力、吸引力,引導廣大群眾樹立了科學的人口觀、育兒觀,推動家庭健康管理和健康促進行動,助力健康扶貧。
三、真情關愛救助送溫暖
在母親節及“5.29”會員日期間,鎮計生協走村入戶為特困家庭開展關愛救助送溫暖活動,對計劃生育“兩戶”困難家庭和“留守婦女”“貧困母親”、失獨家庭等弱勢群體重點走訪慰問,為她們送去大米、面粉、清油、雞蛋、牛奶等生活物資,傾聽她們的心聲,了解她們的訴求,及時掌握她們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激發她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使她們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的關愛和計生協的溫暖。




總之,“幸福工程”項目的實施,提高了計生協組織的影響力、吸引力、凝聚力,使部分貧困母親直接從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通過自身的辛勤勞動走上脫貧致富的路子。但還有一些項目戶因其經濟基礎薄弱,或因病因災而致生產效益不佳,經濟增收困難,脫貧致富難度增大。今后,我們將繼續抓好此項工作,讓更多的貧困母親走上致富之路,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圖文:永昌縣計生協 編輯:永昌縣計生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