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在母親節來臨之際,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區計劃生育協會根據省市計生協《關于做好第二十四屆“母親節暨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活動日”的通知》要求,積極行動,認真籌備,精心實施,開展了系列宣傳服務活動,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現就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研究,周密安排部署
接到省市通知后,我們立即向主管副會長進行了匯報,根據會長的意見,結合省市要求和本區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全區活動方案并下發到各鎮(街)計生協,要求各鎮街計生協結合本地實際,特別是疫情防控的實際,創新載體和活動方式,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服務宣傳活動。同時,我們還把活動延伸與“慶祝中國計生協成立40周年暨“5·29會員活動日”宣傳服務“六個一”活動相結合,在主題設計相互融入,開展了系列群眾性服務活動。
二、廣泛動員,開展特色活動
一是組織召開紀念座談會。5月12日,區計生協邀請幸福工程項目點的鎮街道領導、計生協理事、會員,志愿者和項目家庭代表等在石人鎮政府會議室開展了座談會,宣讀了國家計生協黨務副會長王培安在人民日報上發表全面總結我國計劃生育的歷史性貢獻和計生協圍繞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取得的成就文章,介紹了幸福工程實施25年來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江源區實施幸福工程的主要做法、惠及人群和取得的成效,與會人員進行暢談和討論,表達了對幸福工程項目的肯定,特別是對促進農村脫貧致富推動作用,對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發展提出了要求,凝聚了共識。
二是開展群眾性主題宣傳活動。全區各級計生協結合疫情防控的實際,積極組織,通過入戶交流、發放宣傳單位、知識講座等活動或電子屏、橫幅、標語等形式,廣泛宣傳幸福工程的品牌、成功事例和取得的成效,特別是圍繞我區幸福工程實施中,一些受益的脫貧的貧困典型事例,邀請部分貧困母親現身說法,到幸福工程項目點參觀學習,擴大了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的影響力。
三是開展關愛活動。全區各級計生協把幫助貧困母親排憂解難,送溫暖、送方便,作為母親節活動的主要內容,充分發揮協會聯系面廣的優勢,與相關部門合作,圍繞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開展多種形式的便民利民服務活動。5月27日,江源區計生協與石人鎮政府、石人鎮計生協聯合在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項目點開展了開展第二十四屆“母親節暨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活動日宣傳活動,向貧困母親捐贈了健康包,健康包內包括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共計88位貧困母親。同時,邀請區人民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的醫療專家開設了“女性健康知識課堂”,針對婦女易出現的疾病和困惑,舉行系列講座,并利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和親身經歷的事例,生動地介紹了一些基本的醫學常識和各類婦女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和致病原因,增強了廣大母親自我保健防范疾病意識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重要性的認識。區計生協還組織機關女干部捐贈家中閑置物品,幫扶大陽岔路莊子村的貧困特殊家庭老人,幫助一些貧困母親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送上節日的祝福,并對一些貧困母親進行了走訪慰問。
三、影響廣泛,社會成效顯著
在今年的母親節活動中,各級計生協在活動載體和活動內容方面都有較大創新,擴大了協會活動的覆蓋面和社會影響力,取得十分明顯的成效。據不完全統計,活動中,全區、鎮(街)、村共舉辦各類小型學習培訓12次,座談會4次,宣傳服務26次,共發宣傳單、宣傳畫3000份,為群眾義診500多人次,慰問獨生子女、困難獨生子女戶、困難獨女戶、獨生子女單親家庭200戶,慰問基層老計生工作者47人,發放健康包共計300個,其它各類生活用品1000多件,參加活動的各級領導、干部、協會理事、會員人數達200多人次,群眾1萬余人次,體現了計生協會多角度、多層次的生育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