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離不開那
古色古香
夢里老家
離不開那
湖光山色
田園美景
以上優美的詩句是對美麗中國的歌頌,而詩句中落腳的地點在江西貴溪。
黃水花是土生土長的貴溪人,她與丈夫婚后生育一兒一女。兒子2012年讓黃水花抱上了孫子。但孫子天生智力障礙,一級殘疾,兒媳因生活困難,生下殘疾嬰兒、在小孩不到周歲時就離開了這個家,兒子獨自一人在外地打工。
黃水花的家在泗瀝鎮何家村,腦癱的孫子,偶爾會叫一下奶奶,7歲了還要喂飯,沒有排便意識。黃水花很心疼這個孫子,因為從小就帶他。雖然生活艱難,但她沒有想過放棄。
袁秋蘭也是貴溪人,與黃水花兩人互不相識,但共同面對的家庭困難又都不盡相似??

袁秋蘭的婆婆有糖尿病,眼睛失明,公公前兩年得了胃癌,老公患有鼻炎癌,袁秋蘭個人手有殘疾,還有三個小孩,大女兒十六歲成績好,很懂事,因家里生活太難,她不肯繼續讀書,外出打工賺錢分擔家庭重擔。另兩個小孩分別在初中和小學讀書。整個家就靠袁秋蘭一人支撐。
為了幫助像黃水花和袁秋蘭這樣的貧困母親,幸福工程努力架起優質企業和貧困母親對接幫扶的橋梁。
在當地政府和計生協會的協調支持下,黃水花來到離家兩里路的幸福工程菊花種植基地勞作,培養了技能,增加了收入。這個基地先后接納了24戶貧困戶,幫助貧困母親通過勞動走出困境。

呂忠泉是土生土長的貴溪農民企業家,了解到袁秋蘭一家因病用去了全部的積蓄后,便主動聯系了袁秋蘭一家。呂忠泉說,袁秋蘭在周坊鎮都是出了名的,一家里有兩個人都是癌癥,還有一位老人眼睛看不見東西,她自己又有殘疾。企業知道這個事情以后,愿意請袁秋蘭到企業務工,做些身體條件允許的工作。呂忠泉說用扶助一位母親,就是維系了一個了家庭。

在貴溪,幸福工程項目資金資助貧困母親入股優質企業,通過“扶困、扶智、扶助健康”,提高貧困母親個人素質和勞動生產能力,達到增加貧困母親經濟收入,提高社會地位的目的,樹立孝敬老人,撫育子女的榜樣,形成良好的家風、家教和傳統美德。幸福工程項目實施在整個扶貧工作中起到以點帶面的示范作用,帶動項目周邊一大批貧困家庭擺脫貧困走上致富之路,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圖/文:向一民 編輯:國內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