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雷樂鶯:主動請纓報黨恩,抗疫一線顯真情
4月1日,寧德人民醫院首批凱旋的援鄂護師雷樂鶯,結束在福州的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順利返回蕉城區。






“歡迎英雄回家!”上午11時30分,雷樂鶯一抵達南山村,就被橫幅、鮮花和掌聲包圍,村民夾道歡迎他們的英雄回家!看著久違的村莊,看著道路兩旁親朋好友熟悉的笑臉,雷樂鶯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默默念叨著:“到家了!”


1991年出生的雷樂鶯是寧德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師。多年來,她愛崗敬業,用愛心、耐心和細心溫暖并感動著每一位病人,先后被醫院授予“優秀護士”,獲得院徽設計比賽“三等獎”。

2月4日,武漢疫情爆發后,經過兩次主動請纓,雷樂鶯成了寧德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她“拋下”剛滿一周的女兒,匆匆忙忙告別父母和愛人后,如愿坐上了飛往武漢的航班。“誰不怕死呢?但在疫情面前,總要有人挺身而出。我們家以前很困難,都是靠黨的好政策度過難關。現在國家有困難,作為醫護人員的我,更應該站出來,為疫情防控盡一份力!”雷樂鶯矢志不渝守護祖國。


2月7日,有九年感染科護理經歷的雷樂鶯勇挑重擔成為咽拭子采集組的組長。這是一個離病毒最近的崗位,病人張大嘴,醫務人員用長長的棉簽,伸進咽部飛快地輕拭,以獲取咽拭子標本,棉簽帶來的不適感常讓患者干嘔、咳嗽,肉眼難見的飛沫裹挾著病毒撲面而來……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雷樂鶯和其他5名組員每天要做近百次這樣的操作。“再危險,也要勇往直前!”她表示:“新冠肺炎患者的確診、治愈出院,都離不開核酸檢測,而咽拭子采集是核酸檢測的一個關鍵步驟,如果采集出錯導致陽性病例漏診,可能造成更大的疫情傳播,后果非常嚴重,所以我們一點都不能馬虎!”面對高強度的工作,作為組長的雷樂鶯總是沖鋒在前,再累她都選擇堅持。3月8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宣布休艙,雷樂鶯帶領組員一道完成了1245次咽拭子采集,累計護理患者295名,治愈出院133名,交出了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安全生產零事故、進駐人員零投訴、治愈人員零復發“五個零”的靚麗成績單,她獲評“先進標兵”,采集組也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三部門聯合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疫情防控先進集體。她帶著閩東人民的深厚情誼,帶著白衣天使的神圣職責,主動請纓、舍生忘死、勇敢逆行,千里馳援武漢主戰場,以頑強的意志、堅韌的毅力、高尚的醫德、高超的醫術,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為生命護航,用醫者仁心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大愛無疆的初心和使命!







雷樂鶯是蕉城區飛鸞鎮南山畬村人,其父親雷秀財、母親蘭金桃原是村里的二女困難戶,姐妹倆從小跟隨父母住在一間破爛的土坯房,一家四口僅靠父親上礦山打石、母親到板材廠幫人煮飯的微薄收入維持生計。2006年,飛鸞鎮計生協會為這個貧困家庭送來了3000元幸福工程款,雷樂鶯家利用幫扶款種植水稻增加了不少收入。2014年6月,蕉城區、飛鸞鎮計生協會聯合開展“生育關懷—鳳凰樂居”造福工程項目,雷樂鶯家成為第一批“鳳凰安居”受益畬民,喜獲5000元安居工程援建款,搬離原居住地,遷入飛鸞新村新居,黨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成為了雷樂鶯幸福生活的源頭,靠著勤勞的雙手,憑借不懈的努力,他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如今時過境遷,當年 正在上大學的雷樂鶯,現不僅已學有所成,而且成功“逆行成英雄”。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感謝計生協會的真情幫扶,感謝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感謝祖國的培養教育,感謝所有愛我的家人和朋友們,這份榮譽是屬于你們的!”雷樂鶯說:“雖然援助工作結束了,但當前仍是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的關鍵時期,我將盡快回到自己的崗位,以更大的熱情投入新的戰斗,為蕉城區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貢獻力量。”(黃曉霞 謝雄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