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
Information Disclosure信息披露
Information Disclosure于都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群眾3.9萬戶16.97萬人,2015年因病致貧人數達45%,是最主要的致貧因素。為提高于都縣貧困群眾抵抗疾病風險能力,提升貧困群眾醫療保障水平,減輕貧困群眾看病就醫經濟負擔,2016年,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撥付了200萬元“健康暖心”扶貧基金用于支持于都縣健康扶貧工作和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
一、2016年健康暖心基金使用情況
(一)健康暖心扶貧基金實施規定。于都縣設計了城鄉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償、商業補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四道保障線”后,將“健康暖心”扶貧基金救助作為最后一道保障線。于都縣委印發了《于都縣2016年“健康暖心”扶貧基金救助實施方案(試行)》(于府辦發【2016】66號),同時聯合縣財政局印發了《于都縣健康暖心基金救助報賬實施細則》(于衛計字【2016】94號),對兩類人員進行救助,一是對貧困戶住院經前面四道保障線補償后剩余個人自付費用的20%給予救助,年封頂線1萬元;二是對貧困戶新農合補償范圍內的門診慢性病經新農合補償、新農合大病補償后剩余個人自付費用的20%給予救助,年封頂線1000元。2017年繼續擴大救助范圍,對貧困群眾所有的住院費用和特殊門診慢性病費用兜底補足90%。
(二)健康暖心扶貧基金實施使用明細。2016年,于都縣衛生計生委申報支付建檔立卡貧困戶醫藥費569人次,共計35.7萬元,在200萬元健康暖心扶貧基金中列支;2017年1月-2018年3月,申報支付建檔立卡貧困戶醫藥費1892人次,共計費用164.3萬元,總計撥付200萬元。
二、健康暖心扶貧基金在于都縣健康扶貧工作中的作用
(一)就醫獲得感得到提升。為提升貧困群眾就醫滿意度,優化醫療服務,方便群眾看病就醫,于都縣在使用健康暖心扶貧基金外,申請配套縣財政資金,實施了以下幾項惠民政策。一是先診療、后付費”,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手持“貧困戶一本通”在縣域內任何一家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先住院、后付費”,無論任何疾病,均免交押金,出院時一次性結算。二是就醫報賬綠色通道,貧困群眾就醫入院優先安排入住扶貧病房和愛心病床,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出院結算時各醫療機構開通綠色通道,設置報賬專用窗口。三是費用“一站式”結算,縣域內住院貧困群眾在出院結算時實行電子化“一站式”結算,只需支付經所有健康扶貧醫療保障政策補償后的極少部分個人自付費用;縣外住院的貧困群眾只需要將住院相關報賬資料交鄉鎮醫保所或鄉鎮所屬醫共體醫院即可實現全程代辦報賬服務,補償款將在規定時間內打入患者一卡通賬戶內。
(二)疾病源頭得到有效控制。一是全面開展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按照“1名臨床醫生+1名公衛人員+1名護理人員+1名鄉村醫生”的模式組建了196個家庭醫生團隊,率先為全縣3萬余戶17萬多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實施“一對一”健康服務,提前介入全面提高貧困群眾健康水平,目前簽約服務已經實現全覆蓋。二是實施15種重大疾病專項救治。梳理出了重大疾病專項救治對象3288例,確定縣人民醫院為集中救治定點醫院,嚴格按照“?;?,兜底線”的原則制訂了專項救治方案,明確了診療路徑。目前已救治3241例,救治率達到98.57%,救治費用個人自付比例嚴格控制在5%以內。
三、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與于都縣衛生計生委的資助協議規定應在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相關項目工作,但于都縣衛生計生委在2018年3月才完成200萬元執行手續。
在今后對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中,應加強幫扶項目指導、督促,推動項目盡快落地,提高幫扶成效。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定點扶貧縣有關部門和項目執行單位要定期對幫扶資金使用情況開展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項目執行不力、資金使用管理存在嚴重問題的定點扶貧縣,將約談有關負責人,督促及時整改。對整改不到位、幫扶資金使用管理問題較多的定點扶貧縣,將核減次年的幫扶資金預算。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
2018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