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
Information Disclosure信息披露
Information Disclosure2016年以來,云南省紅河州計生協會申請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幸福工程項目3個(蒙自市幸福工程種植養殖項目、元陽縣幸福工程種植養殖項目、建水縣幸福工程蘋果沃柑洋桔梗花種植和牛養殖項目),項目資金共174萬元。采取“以點帶面”,“典型引路”的方式,準確把脈計生家庭發展,找準脫貧致富要訣,幫扶91位計生家庭貧困母親發展適合地方特色的種植和養殖等“短、平、快”項目。經過一年的項目實施,項目穩步推進,受助的貧困母親家庭經濟收入得到明顯的增長。
一、項目實施情況及成效
(一)元陽縣幸福工程種植養殖項目有序推進,項目資金于2017年3月21日發放到受助貧困母親對象家庭,這15位貧困母親相繼發展了生豬養殖、梯田生態魚養殖、衫樹和草果種植、副食品銷售等創業項目。有10戶發展養殖業,改擴建生豬養殖圈舍700平米,計劃存欄100頭豬, 能繁母豬30頭;梯田生態魚1萬余條,預計純收入累計約20萬元;有5戶發展梯田紅米、衫樹和草果種植業,面積約40畝,截止2017年底,生豬出欄45頭,有10戶生豬養殖業家庭預計每戶年純收入約1.5萬元。收獲梯田紅米共3000公斤,按市場價3元/公斤計算,增加收入0.9萬元;出售梯田生態魚1000公斤,按市場價12元/公斤計算,增加收入1.2萬元。折算后養殖和梯田紅米5戶貧困母親家庭平均每家增加收入4200元。通過“幸福工程”項目資助貧困母親發展家庭經濟,有效解了計生家庭貧困母親在發展生產、開發致富項目中遇到的資金困難。
(二)蒙自市采取 “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助推脫貧”的救助模式,開展幸福工程種植養殖項目,將項目基金用于貧困母親發展大棚蔬菜種植、肉牛養殖、紅心桃種植,其中,雨過鋪鎮項目點使用項目基金20萬幫助貧困母親發展大棚蔬菜種植,水田鄉項目點使用項目基金24萬幫助貧困母親發展肉牛養殖和紅心桃種植。通過實施“幸福工程”項目共幫扶貧困母親44人,惠及家庭成員222人,2017年,雨過鋪鎮雨過鋪村委會長沖村二組救助貧困母親20人,種植大棚蔬菜55.7畝,其中蕃茄32.7畝,小紅棗12畝,黃瓜6.2畝,茄子4.8畝,獲經濟總收入97.2萬元,人均純收入為9529元,20位貧困母親住房得到改善,其中17位住進磚混房,3位待裝修完畢搬入新居;水田鄉水田村委會救助貧困母親24戶,其中:種植紅心桃貧困母親17戶,現已種植紅心桃80畝4719棵,因紅桃種植是第一年未到掛果期,還未見實際效益,但經過一年管理紅桃長勢喜人,有望收到預期效益;救助肉牛養殖貧困母親7人,肉牛存欄70頭,2017年出欄29頭,現存欄41頭,獲經濟總收入約38萬元。總獲經濟總收入135.2萬元。目前,第一輪資金已收回,第二輪資金將繼續在44戶貧困母親中使用。預計到2019年,參與項目家庭人均純收入達6500元左右。通過幫扶貧困母親發展產業,影響和帶動周邊群眾發展大棚蔬菜種植100戶500余畝,發展肉牛養殖50戶500頭,發展紅心桃種植250戶1000余畝。
(三)2017年9月, 建水縣正式啟動“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項目投入資金100萬元,幫助南莊、普雄、坡頭三個鄉鎮32位貧困母親發展蘋果、沃柑、洋桔梗花卉種植和牛養殖生產,實現脫貧致富。(1)南莊鎮洋桔梗花卉種植項目: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受助母親每人新種或擴種一畝洋桔梗花卉,花苗于7月中旬開始移栽,長勢都很好,現已有少量花卉可采摘出售,每公斤售價26元,到12月中旬,可大量采摘出售,估計價格還會有所上升,洋桔梗花卉一年種植一季,一季可開放2—3期,結束時每畝可收入6—7萬元,扣除3萬元成本,一年后可增收3—4萬元。(2)坡頭鄉牛養殖項目:采取“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8位受助母親拼組共同養殖,其中4人一組、其余兩人各為一組,合伙管理,合伙養殖,平均每位受助母親養殖5頭本地牛,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牛圈建蓋工作,牛種購置渠道已基本落實,本月底可正式啟動。(3)普雄鄉蘋果、沃柑種植項目:每位受助母親種植蘋果5—7畝,4戶是去年就種植的,2戶是今年才新種的,果樹長勢良好,2—3年后可掛果出售;2戶沃柑種植戶的沃柑已種植兩年,項目資金投入后,通過加強后期的管理,長勢喜人,預計明年可掛果出售。
“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的開展,通過對農村實行計劃生育獨生子女戶、雙女戶、符合生育政策計劃生育戶和協會會員家庭,實施資金、技術等扶持,幫助其盡快擺脫貧困,走向富裕,以“優生”促“快富”,以“快富”促“優生”,實現優生優育與扶貧攻堅的互促雙贏,有效促進了全面二孩政策的順利實施,同時也有效助推了“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工作,切實加快了我州貧困母親脫貧致富的步伐,群眾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從而激發廣大群眾主動參與計劃生育工作的積極性,形成有利于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利益導向,這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舉措。“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的開展,拓展了計劃生育協會“生育關懷”品牌行動的服務范圍和幫扶內容,我州計生協以“幸福工程”項目實施為契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主動服務、全面關懷,將基金使用成效最優化,充分發揮計生協會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
為確保國家“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取得實效,紅河州計劃生育協會在國家幸福工程項目的組織申報、實施、資金管理和項目指導上,做到“四嚴把一融入”,嚴把“四關”,并主動融入脫貧攻堅工作中,為全州決戰脫貧攻堅工作增磚添瓦。
(一)嚴把救助對象篩選確認關。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的要求,把項目實施與脫貧攻堅工作相融合。在救助對象的選擇上,以全州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計劃生育家庭戶為主,同時要符合幸福工程項目申報的條件要求。在救助對象的篩選上,實行逐級審核負責制,層層審核把關上報。首先,由申報救助對象所在的村委會、鄉鎮和縣市“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深入了解申報救助對象的家庭情況,包括家庭人口情況、經濟狀況、文化結構、家庭成員健康狀況、貧困原因等,一一核實,進行分類登記造冊,把符合計生條件、能夠吃苦耐勞、脫貧愿望強烈、有發展基礎的貧困母親作為救助對象。最后,州計生協會通過走訪的形式,再次對申報救助對象進行審核,進一步了解分析申報救助對象的經濟狀況、技術水平、經營能力等影響項目發展的因素,對項目救助對象做到底子清、情況明,做到心中有數,避免項目實施的盲目性,保證項目扶持有針對性。
(二)嚴把項目資金發放監管關。在項目資金發放和監管上,我們嚴格遵守幸福工程項目資金管理使用的有關規定,做到項目資金及時發放,專款專用,保證資金按周期滾動運轉。對項目資金的發放監管,要求各項目點結合各地實際,因地制宜,采取靈活機動的方式來監管項目資金。如:蒙自市采取的方法是:一是由市計生協(市“幸福工程”項目辦)與鄉鎮計生協(市“幸福工程”項目辦)簽訂項目協議書,鄉鎮財政擔保;二是鄉鎮計生協(市“幸福工程”項目辦)與受助對象簽訂扶持協議書,受助對象由村委會擔保,實行3戶聯保制度。元陽縣采取的方法是:一是縣計生協會(縣“幸福工程”項目辦)與受助對象簽訂《救助款協議》,并統一由村委會作為其擔保人,加蓋村委會公章及受助本人簽字后由鄉財政統一把救助金足額匯到受助對象指定的銀行賬戶;二是實行5戶聯保制度,每5個受助對象為一個小組,選出本小組組長,成員戶必須在《聯保協議》上簽字。聯保小組組長的職責是協助縣“幸福工程”項目辦和鄉人民政府管理救助款,報告救助母親生產經營情況和救助款使用情況。通過此方式,進一步明確了各方職責,強化了受助對象的資金使用責任感,確保項目資金運轉安全,收得回。
(三)嚴把項目實施跟蹤服務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州、縣市、鄉鎮“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切實加強對項目實施情況的跟蹤監督,及時搞好技術、信息、市場等指導與服務工作。一是經常深入項目受助對象家中,詳細了解她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及時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解決疑難問題;二是縣市計生協會和鄉鎮積極協調農業、林業、畜牧等部門或鄉鎮農技、畜牧等,對受助貧困母親家庭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指導解決項目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目前,累計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800余人次;三是加強對項目實施情況的督查指導工作,州、縣市“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到項目點進行項目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自項目實施以來,州計生協會2次組成項目督導組,分別對蒙自市幸福工程種植養殖項目、建水縣幸福工程蘋果沃柑洋桔梗花種植和牛養殖項目進行督導檢查,并提出了部分意見建議和整改要求。共填寫“項目現場督導工作表”“項目督導活動反饋表”各3份,形成“項目督導報告”3份;四是利用下鄉調研和工作督導的時機,深入項目受助對象家中,傾聽受助對象的意見、建議,總結項目實施經驗,查找問題,為下一步全州“幸福工程”項目的申報和組織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四)嚴把項目救助效果評議關。項目批準運作半年或一年后,縣市、鄉鎮“幸福工程”項目辦公室就進行一次貧困母親救助效果調查評估,逐位貧困母親了解項目實施、資金使用、產品銷售等情況,通過談、查、看、問,進行收入、效益預測,進行經濟效益評估,寫出項目中期和年度總結報告。同時,做好項目實施經驗總結,問題查找,督促整改等工作。項目運行期滿后,再進行一次調查評估,寫出項目終期自評報告。
(五)融入脫貧攻堅大局。全州上下各級計生協會組織和人員都深度融合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去,助力脫貧攻堅。在項目申報上,做到“四優先”,即:同等條件下優先扶持貧困地區申報的項目,優先扶持與脫貧攻堅規劃緊密銜接的項目,優先扶持與貧困戶直接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的項目,優先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計劃生育家庭。在人員參與和技術支持上,州計生協會先后有3名同志被抽調參與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縣市計生協會的人員大部分都抽調或直接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參加脫貧攻堅駐村、因病致貧篩查、健康扶貧等工作,積極為全州打羸脫貧攻堅戰添力加勁。
三、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我們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部分基層干部思想認識不足,怕資金收不回來,不愿意擔保。二是實施救助方法單一,幫扶面較窄,如何創新發展“幸福工程”項目,拓展救助范圍,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努力。三是部份貧困母親由于文化素質差異,對新的科技知識接受能力有限,培訓種植、養殖技術時不能全面掌握,導致種植、養殖產生的效益不明顯。四是項目資金較少,運行周期短。由于有些農作物生長周期較長,資金投入較少,經濟效益未發揮最大化,成效不明顯。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立足實際,凝心聚力,強化措施,豐富載體,嚴格監管,抓實“幸福工程”項目實施,著力提升“幸福工程”品牌效應,關愛幫扶更多計生貧困母親,共同推進幸福家庭建設,攜手走上致富之路、幸福之路。
四、下一年工作計劃
紅河州計生協會將加強日常監管,認真做好跟蹤服務和痕跡資料的管理工作,確保幸福工程項目正常運行。
(一)加強項目監督指導。根據項目實施情況,加強對項目實施的日常督導和資金監管,積極為受助對象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工作,確保項目動作正常,取得最大社會效益。保證項目資金安全,做到項目投得出、資金收得回。
(二)做好跟蹤服務工作。為使救助項目落到實處,州、縣、鄉三級項目監管工作人員深入“幸福工程”項目貧困母親家中,了解困難和問題,與相關部門聯合開展技術指導培訓,帶動周邊村民發展。并及時進行督導評估,分析項目各階段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撰寫項目進展情況報告或項目終期自估報告,認真做好項目效益分析統計,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把“幸福工程—救助貧困母親行動”項目做大、做強、做優,使其真正成為密切黨群關系、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重要載體。
(三)做好宣傳擴面增效。進一步加大對“幸福工程”項目的宣傳,以及受助貧困母親幫扶典型故事的宣傳力度,讓社會充分認識“幸福工程”項目實施的重大意義,讓廣大貧困母親家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通過“幸福工程”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激發廣大貧困母親參與生產勞動的熱情,樹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意識,掌握勞動技能,通過自身的勞動增加經濟收入,早日實現家庭富裕、幸福美滿。同時,通過宣傳“幸福工程”項目的實施,提升項目品牌意識和計生協會的社會影響力。
(四)做好痕跡資料管理。在項目資料的管理上,我們將繼續開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項目督導、檢查工作,了解項目進展情況,項目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提出指導性建議。要求項目點按戶建立幸福工程項目運作檔案,并指定項目點專人負責定期做好項目實施記錄、走訪記錄、資金發放和使用情況記錄等,收集貧困母親在發展生產、開發致富項目典型照片,確保項目資料保存完好,全面掌握幸福工程項目運作流程和規定,確保項目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