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News新聞動態
News為了緩解他的緊張,我故意逗他……問他作業做完了沒有。談起課業和學校的事情,這個年紀的孩子果然輕松了不少,嘿嘿地笑著說沒有。我又問他,作業多不多呀。他說不多。決定放他一馬,故作思索片刻,說:“哦,那還可以玩會兒。”……于是他就一蹦一跳繼續出去踢球去了。
一眼望去,除了山,還是山。
重慶市巫溪縣,綿延千里的大巴山脈里,有一個村莊。
這個位于海拔814米高度的村莊,是一個拾穗孩子的家。

前往巫溪縣城的省道。三小時車程,前路是成片的霧,側邊是無盡的山,交通著實不便。
從重慶市去巫溪縣城,是6小時的高速路程。為了照顧同行合伙人的孩子,我們盡量減少路程的艱苦,于是決定取道萬州。萬州區在重慶市區的東面,離巫溪縣城尚有3小時車程,好在重慶—萬州兩地間有高鐵來往,我們得以縮短行程時間。

萬州北站外,對于任何一個外地人,萬州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這白茫茫的霧。
重慶是山城,而萬州是霧都。
遠離城市的縣城,一眼望去,白茫茫的霧氣。待午時霧氣散開,就是滿眼的山了。
到了巫溪,這個山腳下的縣城,我們見到了縣教育局的姚依林老師。他是我們這次探訪行程的對接人。
我們要去看的孩子,叫小輝。家庭情況跟許許多多的其他拾穗孩子一樣——很典型的“父亡母走”。
小輝5歲時爸爸就去了。為了給爸爸治病,家里還欠了很多債。媽媽隨后改嫁,也走了。這孩子從此跟沒有勞動能力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舉家度日全靠在湖南打工的姑姑。
他是拾穗行動和巫溪縣教育局合作以來第一批資助的孩子。項目于2016年11月撥付了第一筆資助款項。到了18年元旦,這孩子將將領滿一個自然年2600元的資助款。

拾穗行動在2016年采集到的學生信息登記表
他家所在的村莊,離縣城還有1小時的車程。全是山路。到達的時候,日頭都有些西沉了。

小輝家門前的木棚,日沉西山,安靜祥和。
再陌生的孩子都能瘋玩到一起去
然后我們終于見到他了。時值元旦,學校放假。我們到達時,這個四年級的小學生正在與鄰居家的同伴玩耍。
爺爺奶奶叫他進來。
他穿著黑色棉夾克,牛仔褲,9歲的男孩,個子不高不矮。見到幾個陌生人,有點不安,但臉上扔掛著懵懂而禮貌的微笑。想起路程的艱難,我一時有些激動,忍不住走過去摸了摸他的頭:“總算是見到你了?!彼恢绾未钋?,于是抬眼看爺爺奶奶的眼色,猶豫了片刻,臉上還是掛著不知所措的笑。初次見面,我不愿嚇到他,于是繼續跟爺爺奶奶寒暄,再回頭,他已經趁這功夫溜出去了。等大人們互相問候完再出屋的時候,幾個孩子早就玩到了一堆。
“給他們一個球,一只狗,再陌生的孩子都能瘋玩到一起去。”此話誠不我欺。
果然到了該離開的時候,孩子們已經轉移場地從院子玩到了雜物堆,湊在一起研究“寶物”,壓根喊不動了。

孩子們很快聚在一起玩耍。
他在學校人緣很好,有很多朋友
小輝家的情況比我們想象中好很多,兩層的樓房,一進門就是寬敞的堂屋,擺設著一套木桌椅,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生活家具。小輝有一間屬于自己的屋子,就在一樓進大門的左側。爺爺說他不愿意上樓住,自己要一個人住在一樓門口的房間。堂屋四面墻上貼著小輝和表姐的獎狀,有學習相關的,也有的是在校運動會上獲得了名次。

小輝家門前的一小塊菜地,爺爺奶奶年紀大做不了重活,平日種菜,聊以度日。
我們一進屋,迎出來的爺爺奶奶看我們的第一眼就開始眼眶泛紅。老人清楚交通過于不便,又有感于平日的饋贈,一見我們的面就很是愧疚。路途確實遙遠,但我們不愿他們太過傷感,寬慰了幾句,然后順勢問起孩子的情況。得知孩子性格不錯,成績也還行。我們特地問了他朋友多不多,爺爺奶奶都說,他在學校人緣很好,有很多朋友,同學很喜歡他。往門外望望也的確如此,小男孩正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得火熱,帶上這次前去探訪的合伙人家6歲小朋友,雙方雖依然有些靦腆,沒什么語言交流,但是同為一隊也玩得很有默契,沒有一絲生疏見外。

9歲的主人和6歲的客人在看同隊的小區大哥發球
于是我們寬慰爺爺,會交朋友就足夠了,畢竟獲得他人的喜愛與信任,真的是一件珍貴又難得的事情。
人本來就是你幫我,我幫你的。
我們又問現在家里情況如何,還缺什么。爺爺忙說,已經好很多很多了。之前為了給小輝的爸爸治病,家里欠了不少外債,現在還沒還完,但從開始接受資助后,情況比過去好了很多。結對捐贈人李女士通過小輝的老師,會給他寄一些衣物(注)。這次探訪也帶了一條手織的圍脖。爺爺對于這些饋贈記得特別清楚,一直對我們重復又是錢呀又是衣服鞋子呀,給他們太多了,心里過不去。念叨著對不起我們,然后眼眶又開始泛紅。不知該說什么好。我們心里清楚,這是我們該做的。但我們不好跟爺爺解釋我們的大道理,就安慰他:“不需要想太多,也千萬別給孩子負擔。若是真要報答,那以后有機會,就幫幫別人吧。”人本來就是你幫我,我幫你的。
孩子一直在外面玩,我不甘心于和孩子交流過少,于是喊他:“小輝,你能來幫我一個忙嗎?”正在玩耍的孩子難得地把話聽進去了,猶豫了一下,畢竟認生,不好意思反抗,于是乖乖地跟我進屋了。當時正好拾穗行動項目所在的組織——中國鄉村兒童聯合公益,正在籌備2018年的年會。我馬上聯想到了組織的“家訓”:干凈,善意,有力量。于是我讓他拿紙筆出來,幫我寫幾個字。一邊引導他說話。

四年級小輝應“客人阿姨”的請求,給寫了幾個字。

拾穗行動中不同的角色,一起完成書寫的“干凈,善意,有力量”
為了緩解他的緊張,我故意逗他,先是挑“級”字筆順寫錯了,然后又問他作業做完了沒有。
談起課業和學校的事情,這個年紀的孩子果然輕松了不少,嘿嘿地笑著說沒有。我又問他,作業多不多呀。他說不多。
決定放他一馬,故作思索片刻,說:“哦,那還可以玩會兒。”……于是他就一蹦一跳繼續出去踢球去了。
準備開始談談其他話題的我:“………………”孩子對于玩耍的執著看樣子是真難打斷。
誰也看不到,誰也不進來
做客并沒有持續很久,熟悉當地情況的姚老師提示我們,在天完全黑下來前我們必須得離開。夜幕的村莊不便通車,沒有幾盞路燈的情況下,車還沒出村,就有可能開進田地里去。更何況村外的山路也很難走。從鄉村回縣城的路程比想象中遠很多?;氐轿紫h城的酒店時,天黑得徹底。就地過夜,然后行程匆匆的我們踏上了歸途。在小輝家,發生了一個小細節。我們閑聊起馬上要從臨縣奉節、巫山經過的高鐵。爺爺也知道,高鐵通了,出去就方便了。

鄭渝高鐵的重慶段已在建設中,巫溪臨縣將會設置兩個高鐵站。圖源:高鐵網gaotie.cn
問到小輝出去過沒,爺爺沉默了一下,說:“出去過一次。去年暑假的時候,他去了湖南,他姑姑在那里打工?!?br/>沒有跟小輝細聊那次出省的經歷,是本次探訪的一個小遺憾。小輝目前就讀的小學,在鄰村,每天上下學各走半小時的路程。他并不經常去鎮上,更別提縣城或者更遠的地方了。我們衷心希望這個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看看這深山外的世界。
這個孩子,是我們拾穗另外1400余名孩子的縮影。他們同樣地無法獲得父母的關愛與呵護,同樣無法享受家庭帶來的安全感,同樣生活在消息封閉的偏遠地區,同樣地走不出去。同樣地,誰也看不到,誰也不進來。如今,我們慶幸找到了他們,慶幸我們有機會能去看看他們,親自確認他們的現狀。同時,我們又無法不為其他地區的數百萬單親失依孩子感到擔憂。
我們的力量是如此的微小。這些孩子的存在感,又是如此薄弱。我們不知道何時才能真正如我們的項目宗旨所說那般“讓每一個中國鄉村單親失依孩子有尊嚴地成長”。但我們又同時知道,無論我們的力量多么微小,無論孩子們多么遙遠,我們都要,竭盡所能。微小如穗粒,也要細拾起。這,的確就是拾穗行動的初心。
注:拾穗行動給早期捐贈人進行結對反饋工作時,會提供受助學生的原始信息登記表格,其上有孩子就讀學校的信息,和學校老師的聯系方式。為了更好地保護雙方的個人信息安全,拾穗行動在后期對信息反饋工作進行了調整,現在已經不再向捐贈人提供學校老師的聯系方式了。
資料來源:拾穗行動項目
整理:王景德 編輯:李士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