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是救助計劃生育貧困母親的一項社會公益活動,是推進基層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一個有效載體。就我省幸福工程項目縣的情況看,項目自身所創造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益比較顯著。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存在項目資金管理“散”,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力度“弱”等現象。為合理使用有限資金,確保項目資金安全,我們進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具體匯報如下:
一、加強管理,成立項目資金監管領導小組
前些年,由于機制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個別項目點曾經出現項目資金沉淀現象,為盤活項目資金,加強對項目資金的監控,2006年10月,成立了由省計生協常務副會長趙長法為組長、秘書長劉延軍為副組長、分管副秘書長為辦公室主任、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河南省幸福工程項目資金監管領導小組。2007年8月,省項目資金監管領導小組抽調工作人員,分別對洛寧、汝陽、社旗等縣的幸福工程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調研評估。匯總調研數據,上述三縣國家幸福工程組委會投放項目資金50萬元,省、市、縣三級財政、扶貧、自籌配套資金75萬元,總量為125萬元??傮w情況看,幸福工程項目資金運作質量良好,有少量資金沉淀現象,資金回收率為96.25 %。隨后,我們結合調研發現的問題,重點對項目資金檔案進行了規范,要求各地將項目專戶資金使用情況、項目驗收記錄等分別存檔,做好痕跡管理。
二、強化措施,建立項目資金監管機制
為了從程序上、機制上保證幸福工程項目資金的安全使用,2007年12月,省項目資金監管領導小組制定了《河南省幸福工程項目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各地依據《辦法》,結合工作實際,相繼制定了規范幸福工程項目資金運作的機制和措施。主要內容如下:隊伍建設機制。項目縣設立專人、專戶管理項目資金,通過定期培訓,保證隊伍穩定、素質優良、業務熟練。督查監管機制。每年,省項目資金監管領導小組對項目縣進行1-2次工作督查,并把督查情況作為項目評估的重要依據。資金審批機制。嚴格按照“小額資助、直接到人、滾動運作、勞動脫貧”的救助模式,審批投放項目資金。資金公示機制。項目資金投放時,進行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并按照項目進展情況分段撥付項目資金。評估驗收機制。項目結束后,由縣計生協、項目辦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然后,由省項目資金監管領導小組對每個項目周期內的資金效益進行審核驗收。上述機制的建立,從制度上保障了項目的正常運行
三、明確責任,確保項目資金安全
為保障項目資金安全,促進幸福工程項目健康開展,在《辦法》中,我們明晰劃分了4個相關主體的責任。一是項目選點。首先,由縣計生協選擇協會工作基礎相對較好的村作為項目投放點;其次,由鄉村兩級協會對貧困母親進行推薦上報;最后,由縣計生協對符合資助條件的對象進行甄別確認。二是項目立項??h幸福工程項目辦對確認對象的生活現狀、生育情況、文化程度、致富能力、社會誠信等進行綜合考量,然后,結合自身所掌握的項目資源進行立項。三是資金擔保。為防止項目資金流失,由項目投放點的有關單位和組織進行擔保,以此提高相關部門和單位對項目的關懷力度和責任感。四是使用回收。被資助人在實施項目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項目協議正確使用資金,保證項目結束后及時返還,并自覺接受縣、鄉項目辦的指導和監督。五是項目服務。計生協協調涉農部門,通過舉辦培訓、現場指導等,對資助人提供技術、信息服務,防止項目失敗和損失,以保證救助資金的完整回收和再利用。上述責任的劃分和落實,達到變事后補救為事前預防、變結果懲戒為過程干預、變被動應對為主動防范的工作效果。
總之,在幸福工程項目資金管理過程中,我們雖取得了一些經驗,但與兄弟省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我們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學習先進經驗,提高管理能力,努力把河南的幸福工程項目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