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兒童
把幸福微笑送給每個兒童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兒童
把幸福微笑送給每個兒童我們小心翼翼地走進小家榮家,不敢弄出太大聲響,因為一歲大的小家榮正在睡覺。他的爸爸媽媽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夫妻倆的房間不算大,陳設也簡單,一張床,一個大衣柜,一個鐵爐加幾條長凳。為了節省空間,床頂都掛滿了衣服,床里邊也搭了個小家子放被褥之類的東西。小家榮就在這張床上酣睡,兩個小臉蛋如涂了古銅色粉底一樣泛著微紅,嘴唇上有道唇腭裂手術留下的小疤,睡著的香甜樣很是可愛。

熱情好客的奶奶拿來大把的瓜子,嘩啦啦地灑落在鐵爐桌子上,請大伙吃,不一會功夫就烤的外表發黃,有些焦香。一陣陣嗑瓜子的聲音隨即此起彼伏。瓜子有了,嘮嗑也就開始了。23歲的媽媽先打開了話匣子。她說自己就在家帶孩子,他們家主要是靠25歲的家榮爸爸平時打些小工掙錢,只是今年錢不好掙,沒有多少工地開工,也沒多少工地要小工。小家榮的爺爺奶奶就在家種地,也沒多少土地,就種了些玉米稻子,還養了頭豬,等著過年宰殺。
家榮媽媽感嘆著:“這一家子過得還算行,就是他消費最大。”她朝床上的兒子努了努嘴。家榮稍小點的時候,每天都要喝奶粉,一個月至少一千元,現在大了些了,媽媽就在奶粉里摻著些米糊喂他,也能省些奶粉錢,只是孩子現在的腭裂仍沒有好,吃飯還是會從鼻腔里漏出來,吃不下飯的孩子自然體質也不好,家榮經常感冒,這樣又多了一筆看病的花銷。

孩子出生時,當地的小醫院醫生都沒見過唇腭裂的情況,跟家榮媽媽說,孩子可能養不活,勸她轉到大醫院,大醫院的醫生則告訴她,不一定能治好,又給她轉了回來。雖然這樣折騰了一番,但家榮媽媽和爸爸都沒有任何想要放棄孩子的想法。家榮爸爸笑著說:“我們還是有點常識的,這個責任,是吧,不會因為他殘疾就歧視他。”他們甚至已經做好決定,不治好孩子的病,就不會生二胎,要全心全意把家榮撫養大。
2014年“幸福微笑”來到畢節,當地計生協趕緊通知了夫妻倆,他們興高采烈地帶著孩子去了。由于年齡是當時所有人中最小的,家榮被安排在第一個做手術。他的爸爸媽媽就在手術室門外急不可耐,走來走去的,但沒一會,手術就很快完成了。家榮爸爸現在想想都有些覺得不可思議,“激動啊!哎喲!手術這么快就做好了,第一個進手術室的就是他啊!”
術后一周,孩子就基本恢復了。家榮媽媽在一旁比劃著自己的嘴說:“他以前可嚴重了,做手術出來的時候我都快不認識他了,看起來比較帥了,比以前好多了。”“那些老外醫生,還有志愿者,真的好!真的很感謝他們。他們很和藹可親,感覺就像,就像跟自己的親人一樣。”家榮媽媽眼圈不由地發熱,臉也有些漲紅。能看出來,她被國際醫療隊的真情付出打動了。“孩子做完手術后麻藥解了,可能感覺痛了,就哭,我兩就輪流抱著他在走廊走來走去,哄著他,好辛苦的,我回來后腿都腫了。但是很值得,因為治好了嘛!不過,那些醫生還是比我們辛苦多了!每天手術下來,滿臉都是汗,他們很辛苦的!真的很感謝他們,如果不是他們,也不知道孩子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這時候小家榮醒了,眉頭皺著,似乎很不滿意他的美夢被打斷了。家榮媽媽趕緊起身,走到床邊將孩子抱了過來。小家伙還是有些悶悶不樂,爸爸媽媽哄逗樂一番,才終于求得他露出微笑,對著相機鏡頭,他更來勁了,雙手“呼”的就張開了,差點沒打著爸爸,他倒樂哈哈了。
這個年輕的家庭因為這個孩子的到來,充滿著歡聲笑語,孩子唇裂治好了,但腭裂還在折磨著他們,他們在等下一次“幸福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