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兒童
把幸福微笑送給每個兒童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兒童
把幸福微笑送給每個兒童珍珍17歲,讀初二,在學校她也是安安靜靜的,不太跟其他同學玩,嫌他們鬧過來,鬧過去的,吵著慌。她的媽媽卻把這歸咎于孩子的唇腭裂,是唇腭裂導致她性格孤僻。
珍珍媽媽說,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十多年來沒法給女兒做修補手術,珍珍一直沒法坦然面對自己唇上的缺陷,養成了用手捂嘴的習慣。2014年“幸福微笑”來到了威寧,在威寧縣人民醫院,珍珍成功修復了唇裂。術后的珍珍好多了,至少已經把捂嘴的習慣扔掉了,生活中的她也開始有了笑容。珍珍媽媽看在眼里,高興在心頭。

復查日,珍珍在媽媽的陪伴下前來復查,與人口基金會國際部部長李曉琳合影
平日里媽媽很疼女兒,丈夫和22歲的兒子都在外打工,自己又當爹又當媽,一個人扛起所有的農活和家務活,懂事的女兒也盡量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但珍珍媽媽從來也舍不得讓女兒做更多。孩子剛出生時,珍珍媽媽是有想法的,但珍珍爸爸勸她不要多心,只要做手術做好就行,才打消了媽媽的顧慮。只是在女兒小的時候,因為被別的小孩笑“豁豁嘴”而跟別人吵架時,她總會感到很無奈,只能徒勞地安慰自己的孩子。
2014年做手術的情景,珍珍一直記在心里。她對那些外國醫生很是感激,雖然她仍沒說太多話,但她提到了一個名字“黃爺爺”。她記得那位和藹可親的黃爺爺來過她家探望;記得手術期間摟著她和她照相;記得在術后,黃爺爺親自給她喂食。幾句話里全是溫暖的回憶,然后她靦腆安靜地笑了,笑里滿是感激的依戀。

珍珍忘不了黃爺爺術后親自給她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