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幸福工程
幫助困境母親,建設幸福家庭——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九都鎮實施“農業合作社+黨建先鋒號基地+計生貧困母親”
幸福工程特色幫扶項目
每當看到關柳丹的駝背,就讓人想起她艱辛的生活。關柳丹今年42歲,出生于一個非常貧苦的農村家庭。父親在她3歲時就離開了人世,她和三個哥哥、三個姐姐,全靠母親下地干活維持生計。為了多干活母親中午不回家,帶飯到地頭,一吃完就接著干,烈日炎炎、汗流浹背,一直干到滿天繁星才下地回家。兄弟姐妹都很小,無法互相照顧,有一天,3歲的關柳丹從桌上重重摔到地板,當母親聞訊趕回時,關柳丹已摔斷脊椎骨躺在地上,更凄慘的是母親身上沒有足夠的錢送她去城關治療,就這樣在家里拖了幾個月后,關柳丹的前胸后背都隆起了一個大包,數年后成為了一個雞胸駝背的女孩。當關柳丹讀小學時,年老體衰的母親已無力撫養她,靠哥哥撫養的關柳丹剛讀完小學就輟學了,從此就跟著哥哥姐姐在家干活。20歲那年,她跟隨老鄉來到寧德彩筆廠打工,從剛開始每月掙300多元糊口度日,到后來日夜加班每月掙700-800元接濟家人,關柳丹憑借著樸實淳樸、能吃苦的精神,用勤勞的雙手開辟自己的新生活。2002年,在一位同廠女工的牽線下,她嫁給了寧德市九都鎮華鏡村的一位普通農民黃步碧,雖然婚前關柳丹知道黃步碧身患殘疾,做過腿瘤切除手術后,走路一瘸一拐,雙腿連上廁所或坐下都無法彎曲;但善良的她了解到,黃步碧早年喪父,母親常年外出幫人洗碗,從小靠奶奶務農帶大,身患腿瘤沒有及時得到醫治才落下殘疾時,同病相憐的關柳丹毅然嫁給了黃步碧,從此夫婦倆靠在城關擺地攤賣菜為生。結婚一年后,喜得貴子的關柳丹,漸漸發現丈夫時常無緣無故大喊大叫,在一次言語不和時,丈夫再一次對她大打出手,極度恐懼的關柳丹非常擔心兒子安危,馬上撥打了“110”,在民警的幫助下,將丈夫送到了醫院檢查,黃步碧被查出患有間歇性精神分裂癥,在精神病院治療3個月后出院,靠常年吃藥恢復了正常的神志。但此后,每隔3-4年黃步碧就會發病一次,每次都得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療2-3個月,每回住院除醫保報銷部分外,自費醫藥費和生活費合計需5000多元。7—8年來,起早貪黑、擺攤設點、賣菜養家的關柳丹積勞成疾,一次胃痛就醫發現身患早期胃部淋巴瘤,在哥哥姐姐幫助下她到福州做了手術,術后兩年,關柳丹全家基本靠娘家接濟和低保費生活。





每當看到關柳丹的駝背,就讓人想起她艱辛的生活。關柳丹今年42歲,出生于一個非常貧苦的農村家庭。父親在她3歲時就離開了人世,她和三個哥哥、三個姐姐,全靠母親下地干活維持生計。為了多干活母親中午不回家,帶飯到地頭,一吃完就接著干,烈日炎炎、汗流浹背,一直干到滿天繁星才下地回家。兄弟姐妹都很小,無法互相照顧,有一天,3歲的關柳丹從桌上重重摔到地板,當母親聞訊趕回時,關柳丹已摔斷脊椎骨躺在地上,更凄慘的是母親身上沒有足夠的錢送她去城關治療,就這樣在家里拖了幾個月后,關柳丹的前胸后背都隆起了一個大包,數年后成為了一個雞胸駝背的女孩。當關柳丹讀小學時,年老體衰的母親已無力撫養她,靠哥哥撫養的關柳丹剛讀完小學就輟學了,從此就跟著哥哥姐姐在家干活。20歲那年,她跟隨老鄉來到寧德彩筆廠打工,從剛開始每月掙300多元糊口度日,到后來日夜加班每月掙700-800元接濟家人,關柳丹憑借著樸實淳樸、能吃苦的精神,用勤勞的雙手開辟自己的新生活。2002年,在一位同廠女工的牽線下,她嫁給了寧德市九都鎮華鏡村的一位普通農民黃步碧,雖然婚前關柳丹知道黃步碧身患殘疾,做過腿瘤切除手術后,走路一瘸一拐,雙腿連上廁所或坐下都無法彎曲;但善良的她了解到,黃步碧早年喪父,母親常年外出幫人洗碗,從小靠奶奶務農帶大,身患腿瘤沒有及時得到醫治才落下殘疾時,同病相憐的關柳丹毅然嫁給了黃步碧,從此夫婦倆靠在城關擺地攤賣菜為生。結婚一年后,喜得貴子的關柳丹,漸漸發現丈夫時常無緣無故大喊大叫,在一次言語不和時,丈夫再一次對她大打出手,極度恐懼的關柳丹非常擔心兒子安危,馬上撥打了“110”,在民警的幫助下,將丈夫送到了醫院檢查,黃步碧被查出患有間歇性精神分裂癥,在精神病院治療3個月后出院,靠常年吃藥恢復了正常的神志。但此后,每隔3-4年黃步碧就會發病一次,每次都得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療2-3個月,每回住院除醫保報銷部分外,自費醫藥費和生活費合計需5000多元。7—8年來,起早貪黑、擺攤設點、賣菜養家的關柳丹積勞成疾,一次胃痛就醫發現身患早期胃部淋巴瘤,在哥哥姐姐幫助下她到福州做了手術,術后兩年,關柳丹全家基本靠娘家接濟和低保費生活。
2017年9月30日,寧德市九都鎮計生協會將關柳丹列為幸福工程幫扶對象,為她提供了3萬元幸福工程款,并牽線搭橋引導她將幫扶款入股到華鏡村中川農業專業合作社享分紅,該合作社養殖 “二元土豬”200多頭,目前已投資100多萬元,建成豬舍、廠房、宿舍樓等,還設立了沼氣池,沼渣可變廢為寶,發展“豬-沼-果”立體生態農業模式。發款儀式當天,關柳丹無比欣喜地領到了3000元入股分紅款,合作社負責人胡善貴還承諾,入股的計生貧困家庭可以到合作社的養豬場來務工,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按勞取酬,男工每天160元,女工每天120元,每月大概出工10多天;另外一年三節還有不低于300元的慰問。在鎮計生協會的幫助下,關柳丹還獲得2萬元建檔立卡戶扶貧資金,她準備除了在養豬場打工外,農閑時跟丈夫到寧德去擺個賣玩具的地攤,既能照顧在城關讀初中的兒子,又能賺錢補貼家用。
2017年,九都鎮實施“農業合作社+黨建先鋒號基地+計生貧困母親”幸福工程新模式幫扶項目,滾動投入36萬幸福工程款,精準幫扶華鏡、賴嶺、云氣、洋岸坂、扶搖、貴村、九都等7個村22位計生貧困母親發展生產。鎮計生協會引導22位幸福工程受助母親及其家庭加入寧德市九都中川農業專業合作社(屬華鏡村)、寧德市蕉城區九都鎮幸福工程先鋒號基地(屬賴嶺村)、寧德市蕉城區支提山枇杷合作社(屬貴村),發展生豬養殖、黃兔養殖、枇杷、茶葉、臍橙等種、養殖業,入會受助母親享有免費領取、試種試養新品種,免費接受養殖專家指導,免費參加技術培訓等多項特殊服務;合作社通過對受助母親組織技術培訓、免費推廣優良品種等方法,示范帶動更多貧困母親加入自主創業行列中。其中在華鏡村滾動投入21萬幸福工程款,積極引導5位計生貧困母親采取幸福工程款入股、進社務工等形式加入合作社,通過“入股享分紅、按勞月取酬、年終再分紅、節日另慰問”等方式,參與合作社收入分成。鎮協會還為新一輪22位幸福工程受助母親優先提供“1+1+X”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每年免費為幸福工程受助母親體檢一次,增強貧困母親抵御疾病風險的能力。(黃曉霞 任曉丹)